第201章 195 海島算經(第2/2頁)

王二郎覺得自己好傻,同時也悟出個道理:事情會因前世、今生的變動而不同,但人的本性難變。前世鼠大郎往背陰的慈竹林藏錢,這輩子提前了幾年,對方還是擇同個地方藏。總共找到三串錢,說明啥?很可能,前世的鼠大郎已經昧了至少兩貫錢,再和眾佃農平分剩下的。

桓真則在想:強行把魚案和藏錢聯系在一起,其實很牽強。但沒辦法,巧合太多了。鼠大郎失蹤前湊巧獨自離開樟木林,死時湊巧吞食一枚銅錢,湊巧在樟木林附近的慈竹林找到三串錢,兩串整一貫、一串差一枚一貫。差一枚的這串錢,錢尾打的繩結,和另兩貫的首、尾繩結一樣,說明藏錢者是同一人。

這麽多的巧合下,不將魚案往藏錢線索上並攏,還能怎麽辦?

不過藏錢者應當不是賈風,此人身份在賈舍村特殊,親自上山被人看到的話,藏錢還有何意義?

回去後,還得讓程霜跑趟臨水亭,提醒任亭長調查賈族其余族人的同時,也調查王三郎。

申正時刻。

王荇到達清河莊。

部曲、童仆,數十人在入莊的路口等候。王禾緊張壞了,也很激動,他學著從弟的穩重模樣,絕不亂瞅、亂言。

鐵風大聲報姓名:“小學正式學童王荇。”

一童仆碎步上前,看上去也就七歲,臉、雙目都微垂,向王荇揖禮恭謹道:“仆名築箏,為王學童引路。”他再朝鐵風、王禾稍微躬身。

前行中,築箏介紹道:“小學精舍在莊園東南的望秋林……跟大學精舍緊鄰……每日辰初開講……平時是不許家人探望的……”

童仆講的每句話,王禾都仔細聽、盡量記住,尤其是放假的規矩。

一直到年底,小學的休假規矩都是每個月末休三天,休假前要大考,考不好不但假期作廢,還有可能被降為旁聽學童;每月三次學業小考,同時考核品德;每名正式學童,有固定的童仆,阿荇的童仆就是築箏;一日管四頓飯食,都由童仆送。

車輪在平整的土道上軋過,留下淺印。如同王荇的讀書大道,天地越寬,追求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