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164 卷起來了(第2/2頁)

傍晚,孟女吏無視鄭娘子的淚痕,“鶴”雕評為失敗。

而後,孟女吏將林小娘子的行囊取走,宣布對方已被驅逐急訓營。

人與人不同。聽聞此消息,徐娘子瞬間恢復鬥志。鄭娘子更難過了,這個夜晚,她的哭聲時斷時續。

王葛、孟娘子早早將鋪蓋抱到制作區,燃起燭籠,繼續練習。徐娘子也如此,蹭孟娘子的燭光。

又一個匠娘出來了,蹭王葛的燭光。

唉……她感嘆,用前世的話說,這就開始卷起來了。

外面,仍是謝奕、陸賊曹敲著刁鬥巡夜,發現竹區五院隱有亮光後,喊道:“子初熄燭!”

其實白天孟女吏已經告知了,子初以後必須熄燭。

陸賊曹小聲道:“踱衣縣這些準匠師,不如咱山陰縣的能吃苦。”

謝奕:“本地的匠人數,比其余各縣相加都多。雖然匠童、匠工等考核,留取名額增多,但增名額能增多少?一年一年,匠人數又增多少?”

“說的是啊。好幾年了,鄉兵大比都能打死人,匠人考試不過是換種方法搏命。不過,”陸賊曹不理解的問:“有些運氣任務是不是刁鉆了?比如雕鶴的題目,換我、我也不會,見都沒見過。”

謝奕:“此題考的是匠師的……”他指一下腦袋,“確實是雕鶴,也非雕鶴也。”

“啊?”陸賊曹更胡塗了。

彎月照耀著一座座院落,情景大不相同。

一院、九院、十院,均為山陰縣考生入住的區域。此三處,不但草棚下擠滿了人,連過道都是。

白天請教過王葛的沈大頭就居住在竹區一院。

鑿木聲、篾竹聲、厚顏的討教聲交織於一起,吵的跟熬夜幹活的匠肆一樣。

沈大頭正蹭著別人的燭光制小滾燈。他們的居舍住了五十個匠郎,乍聽覺得一定擁擠,可是並沒有。

因為從第一天來急訓營,山陰縣的準匠師就沒有任何一個人,晚上睡在居舍裏。本縣多少考生啊,能有機會進急訓營多難得!

居舍裏不準制器,那就把鋪蓋挪到庭院裏來唄,啥時候困了,就地一躺。

不知哪個人開始誦了一句:“舜發於畎畝之中。”

有人接道:“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沈大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人聲漸聚:“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必先……”

所有人開始異口同聲:

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推薦一本宣傳非遺內容的小說《竹漂美人》,作者大大:煙水漪。

喜歡非遺類小說的友友,可以收藏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