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158 傻貨智囊團(第2/2頁)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正式的文字記載,出自《淮南子天文訓》。在她前世時,二十四節氣是2006年作為民俗項目,列入的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16年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可氣的是,“剽竊國”還想把二十四節氣也剽成他們的發明哩,也不想想,就那巴掌大的地方,用得上二十四節氣嗎?

對於二十四節氣的宣傳,王南行生活的城市濟南就做的極好,步行街的墻壁、或公交車上,都有配著彩圖的宣傳。她每次路過,都會駐足觀看。

所以,先用麥秸編一條小魚,它叫立春。

再用稻草編一條小魚,它叫雨水。

蒲草小魚,它叫驚蟄。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把二十四條草編魚,六條為一列,擱在陶盆裏。再將編它們時用的材料混合,編成四條擰曲的草辮,既隔開“魚群”,又寓意四季如流水,勸人珍惜光陰。

陶盆挺沉,路途不短,王葛端一會兒、歇一會兒,到南門時,已經過了晌午。

司馬沖運氣和王葛一樣不好,他剛剛離開。離開前,他又一次囑咐,讓謝奕一定想辦法把被抓的倆“智囊”救出來。

謝奕望著遠去的一人一騎,搖頭道:“就知道邀我來沒好事。哪那麽好救?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