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134 後勤匠人王葛(第2/2頁)

慢慢的,王葛心頭酸澀,心疼起那些普通士兵。此非矯情、非聖母!她前世就崇拜軍人,今世也一樣。自己無法去前線,那就為他們多盡一份匠人的力量。她決定了,此次考試後,每天但凡騰出閑空,都要制這種草鞋,多多益善,攢起來後,要麽通過南山、要麽通過桓亭長,將草鞋捐給前線。

現在,唯希望她的虔誠之心,灌注於這兩雙草鞋裏,能讓士兵們穿的更久一些。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過去了。

五月十七。

王葛走出草編棚,剛出來就跑。當然,不止她一人在跑。

跑回起點後,看到休息區並無提前完成比試的考生。

她進竹器棚還是木器棚?時間不會允許她選兩個了,那就竹器!因為一開始進木器棚的考生肯定最多,好制的必然已經沒了。

進來後,第一個、第二個器物架均是空的。

第三個器物架……王葛略微猶豫,是組合模子:三握算籌。目測每握至少二百多根。選是不選?材料裏的工具倒是齊全,有篾刀和圓豁刮刀。

入口一下湧進來三個考生,沒時間給她猶豫了,立即把模子拿進材料筲箕。這個筲箕挺大,裏面是擺放整齊的竹稈。

下午。

王葛成績再過,又選一組模子,是一筲箕毛竹所制的好似甲片、長形的弧狀器物。每一片都是三寸長、一寸寬,兩側各上、下穿孔。

無論筲箕裏的模器,還是地面上的毛竹材料,都經過特殊處理了,比原本就堅硬的毛竹還要結實。

這一定是給普通士兵、或鄉兵制的竹臂韝。晉朝已經百廢俱興,對鐵匠肆的管理極嚴(庶族再富有也不允許經營鐵匠肆),但普通士兵、鄉兵還是無法配足鐵臂韝、銅臂韝,只能用堅硬的竹臂韝替代。

工具提供了篾刀、刮刀、尖錐、銼刀、手套、操作厚木板,很是齊全。王葛數了數,模器共有二百片。

“呼……”習慣性的深呼吸一下,她為自己鼓勁:王葛,從現在起,你把自己想象成也在戰場,你就是負責後勤的匠工,你就是後勤兵!前線的將士在急需物資,在等你加緊制作。你不能拖後腿,你學手藝能用在實處,比會制精細工藝品還值得你驕傲!

加油吧!後勤兵王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