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80 很犟的鐵針(第2/2頁)

王三郎一早便帶著王禾去野山伐木了,今日是王禾頭回進野山。在賈舍村,兒郎進野山就證明能擔家務了。

王大郎還是編筲箕,從年頭到年尾,他編的筲箕除了人情往來,換的糧起碼夠兩鬥了。

賈嫗、王菽繼續忙活賈地主家的活計,王蓬給長輩們端水、看護幼妹。每個人辛苦的同時,都翹首以盼王二郎的歸來。

那個符牌,真的能換頭牛嗎?

下午,村北賃居於鰥翁家的賈郎君棒瘡迸裂,死了。周圍村鄰跟這家人不熟,還是鰥翁找來幾個兒郎,幫著擡出村,找了個無主的荒草地埋了,又幫著在墳前搭了個草棚。

五天後,鐵風、王二郎拐過臨水亭,回來了。鐵風緩騎馬,王二郎咧著大嘴、也不嫌灌風,一直笑著驅牛車。車是農戶常用的板車,但軲轆比張戶家的可大多了,也結實。車上堆著滿滿的糧袋。

那頭毛驢仍不清閑,背上也馱著糧袋,跟在牛車旁。

嗚咽的哭聲隨風傳來,王二郎站到車板上眺望一下,看到了遠處有草廬和新墳。他迅速坐回,沒看清跪在墳前的倆人。

“誰家呀?”他納悶,沒聽說村裏誰有疾啊?

鐵風明了,沒說話。

同一時間,桓縣令接到了王太守回復的文移,感嘆太守不愧有德重賢名,不僅將王葛之功全部述於牒牘報向洛陽,還給她讀書認字的機遇。

王葛從臘月後,可受業於南山館墅的謝氏小學,免束修。

王太守出身瑯琊王氏,清河莊是王氏莊園之一,瑯琊王氏在踱衣縣的小學,就在清河莊內。但謝氏小學確實比王氏的要好。

桓縣令替王葛歡喜,也不知道這個聰慧、堅毅的小娘子,將量器規範練習的怎樣了,何時開始仿制?他讓王葛總共刻一百尺、一百矩、一百規(每種規刻十個),總數三百……咳咳……是不是有些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