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兩章合一(第3/5頁)

“你阿姨在,從早上就開始張羅了。”

許如意自然不會拒絕:“好,我正好帶了特色菜。”

郭培生和許如意不一樣,她是單身,根本不做飯,所以就在招待所住,郭培生本來歲數就大了,外加去年過年的時候傷到過頭,蘇梅不放心,是跟著過來的,所以給他分配了兩間宿舍。

許如意放了行李,就拿著一只燒鵝一只醬鴨過去了,結果剛到樓梯口,就聞見了濃郁的香味——這是蘇梅的拿手好菜紅燒肉。

這會兒,蘇梅正在旁邊的案板上切青菜,許如意把熟食拿了過去:“粵東的特色,加個菜。我幫你吧。”

蘇梅笑著說:“前期準備他們都幫忙弄好了,我就是切切炒炒,沒多少活。”她努努嘴:“進去吧,他們正聊天呢。”

許如意掀簾子進去,郭培生這宿舍,一間客廳一間臥室,客廳裏擺著幾張舊沙發,這會兒,郭培生坐在靠墻的單人沙發上,鄔匯雍、徐長海坐在靠邊的雙人沙發上,王傳華和徐磊則拎了個板凳,挨著爐子。

桌子上是花生瓜子,爐子上燒得噗噗直冒的則是燙的紅棗茶,這會兒大家一邊說一邊聊,正熱鬧,瞧見她進來,提前回來的王傳華直接站了起來,啪啪啪的鼓起了掌:“歡迎我們的廠長歸來!”

一時間滿屋子掌聲,許如意說了聲謝謝,毫不客氣地,進來後就坐到了挨著爐子的單人沙發——這地方又暖又能直接喝到茶水,一看就給她準備的。

然後徐磊這個回憶狂又來了句:“你們還記得秋交會結束,咱們在廠長家聚會那會兒嗎?那會兒咱們可是算計著,到底要哪個廠子?是誰都要的,嘴巴靈不靈?”

這一提,很自然地答案就是徐磊,王傳華直接說:“你直接讓我們表揚你就行了,還這麽迂回!”

徐磊得意地笑著:“你就說靈不靈?!”

王傳華這個還是認同的:“靈!誰敢想啊。咱們都拿下來了,今年還擴展了機床技術服務廠,還要加配件廠。”

一說這個配件廠,徐磊就是搞技術的,自然話不少,跟王傳華嘮叨起來——

“咱們有專利,從配件入手,進入機床市場,這是個好方向!”

“而且咱們機床技術服務廠也有帶動作用。”

……

郭培生也趁機問許如意:“武局長有沒有提夾具廠的事兒?”剛剛路上人多,很多話不好說,他也就沒問。

許如意一聽就知道這話不對:“他說還在做工作,是有什麽問題嗎?”

“劉福生恐怕不會願意,他跟咱們有點淵源!”

許如意其實也覺得,劉福生不知道為什麽,總是跟他們不太對付。從一開始鍋爐改沸騰爐就是,明明他們這邊成本更低,改造效果更好,可是劉福生就是不願意,非要大老遠請別的省的鍋爐廠來幫忙。

如今廠子之間幫忙,一般情況下,不會收取太高的費用,但是成本要收的。

燎原縣去幾個工人吃住一星期,和跨省來幾個工人吃住一星期的成本肯定不一樣,鍋爐改造的零配件從燎原縣發過去,和跨省發過去,自然也是不一樣。

這年頭工廠盈利不容易,但凡能省的肯定會節省,他們改造的時候,各個廠都是但凡能用的,都要用上,劉福生在這樣一群廠長,就跟土財主一樣,不要對的只要貴的。

更何況,秋交會的時候,劉福生也他們愛答不理。

只是,在燎原廠的發展壯大中,夾具廠和劉福生實在是根本不重要的路人,所以她也不會花時間問問,就算是這次她想要配件廠,也不會去考慮個人因素的。

如今郭培生一提,許如意眉頭微皺,“他?”

“對,就是劉福生這個人。”

“劉福生是個能人,70年吧,他當了廠長,那會兒夾具廠的效益也不好,他抓改革,省成本,還帶著供銷科的人去各廠推銷他們的產品,漸漸地將夾具廠的效益拉了上來,75年的時候,還因此受過市裏的獎章。78年開始,燎原廠效益越發不好,後來市裏進行一對一幫扶,夾具廠的幫扶對象,就是燎原廠。”

許如意這才明白了怎麽回事。

那會兒燎原廠集體降薪,一個月只發工資沒有獎金,就這樣,每年還欠幾個月。而夾具廠效益一直不錯,劉福生自認為這都是他的功勞,欣然接受了幫扶的重任——幫燎原廠找到起死回生的藥方。

他的確是努力幫扶了,甚至還深入車間,幫著燎原廠找問題,定制度,但問題是,79年和70年的社會環境是不一樣的,70年的時候,大家的活動範圍還很小,包括很多工廠也是這樣,信息閉塞,交通並不便利,很多工廠大多是就近解決貨源問題。

夾具廠的東西又不差,機床配件本來需要的廠子就多,上門推銷,人家覺得可以,自然就采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