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另一頭, 蘇彤和陸一誠正慢悠悠在大院裏閑逛。

這是蘇彤嫁到這邊後第二次和陸以誠在院子裏散步。

上次有陸敏,加上白天曬,他們只在家門口附近走了走。這次只有她和陸一誠, 他們走得比較遠, 出了那片熟悉的範圍。她慢慢像個好奇寶寶,不斷打量著四周。

她才發現, 原來院子這麽大。這又讓她再一次知道什麽叫家屬大院。雖然是八十年代末,環境卻是遠勝二十一世紀房地產興起後大刀闊斧建的許多小區。

他們已經走了半個小時,陸一誠卻說院子的三分之一都沒逛到。

大院的房子最高不過七層, 這些七層高的筒子樓一般是身份地位較低的職工住的。除此之外便是兩到三層的小洋樓, 這種房子一般是身份地位比較高, 又或者是爺爺那輩有誰身份地位比較高的人才能分到。

樓間距寬,人口密度小,綠化好, 很多樹木一看就知道是有著幾十年的樹齡。

環境清幽,偶爾陣陣晚風吹得樹葉刷刷作響。

這樣的環境,人的心境也跟著平和了許多。

蘇彤問陸一誠是什麽時候搬到這裏居住的。

“有記憶起就是在這裏生活。”

哦, 原來是從小。人和人果然沒得比, 陸一誠的生活條件, 哪怕在這個年代, 也勝過後世絕大部分普通人。

不過她沒什麽覺得不公,陸一誠爺爺那一輩幾兄弟都是抗戰英雄,為保衛國家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後只有陸一誠爺爺活下來。他的後輩能享受這些, 也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

只是不知道,這種算不算含著金鑰匙出生。

這話陸一誠從小到大聽過不少, 已習以為常。

“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我承認自己比很多人幸運。”

陸一誠這話還真是坦誠,只是接下來他說的另一翻話,則讓蘇彤為自己剛才自己只想著陸一誠會投胎而愧疚…

“我們陸家其實也稱得上是書香世家,祖上幾乎都是讀書人。只是到了清末年間,世道動亂,族人中有人意識到靠文改編不了國家被蠶食的命運,於是參加過維新運動……”

隨著陸一誠娓娓道來,蘇彤才知道,原來陸家祖上也算是世族大家。明朝中期達到鼎晟,有族人曾官至二品。晚清社會動蕩,族中又有率先覺醒的第一批人參與了維新運動。後來在動亂的年代,又積極投身到民族企業的保護轉移工作中。抗戰爆發,更是直赴第一線,浴血奮戰,保家衛國。

一代又一代的陸家人,為了國家,為了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到最後只剩下他們這一脈。

陸一誠從小到大都被教育,身為陸家人都應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絕不做時代的旁觀者。

他的爺爺是軍人,父親也是退伍後從政治,而他則棄政從商,一代代人,也似乎都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選擇。

所以陸一誠談及自己的出身,有的只是驕傲,為自己的祖先而驕傲。而也只是驕傲,而非高人一等。

蘇彤羞愧,反觀她自己,從來沒什麽大志,只想吃好睡好,平安到老。

聽到她這麽客觀評價自己,陸一誠忍不住笑了。還真是客觀公正,但……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這話是真心的。

他心裏其實跟明鏡似的,自己能生在陸家,已勝過世間很多很多人。陸家給了他優渥的環境,讓他可以在讀書的年代心無旁騖。陸家是他強勁的後盾,可以讓他在想嘗試另一種方式過自己的人生時,義無反顧放棄人人都羨慕的好工作。

他清楚知道自己的起點,也清楚自己的抱負和責任。

生於和平年代,成長於如此優渥的環境,如果沒什麽意外,哪怕他這輩子碌碌無為,日子也絕對不會過的太差。可他是陸家的子孫,陸家的子孫必然是時代的弄潮兒。

他有抱負,對自己有要求,可是他卻從來沒想過妻子也要和自己一樣,才是所謂的志同道合。

“我也覺得這樣挺好的。”

蘇彤的羞愧感只持續了幾分鐘,她也不過是千千萬萬和平年代普通人的縮影而已。胸無大志,換個說法也可以叫知足常樂。

她繼續說:“不過我也知道,正是有許多像你們陸家祖先那樣家國為先的英雄,才能讓像我這樣千千萬萬個普通百姓過上吃飽睡好平安到老的日子。”

陸一誠一怔,隨後臉上的笑容深了幾分,心裏有股莫名的情緒在湧動。

戰亂年代先輩們的努力,是為了建設一個和平的新中國,讓中國的老百姓能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

此刻他更加清晰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意義,不去想大的,往小的說,不也是為了讓家人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

兩人有說有笑,沿路遇到好幾個同一個大院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