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有情(第2/4頁)

“但不動老世族,就無法蕩滌朝中濁氣,如今這陳腐的朝廷,怎麽支持一場大戰?”蕭暥問。

“打壓世族,提拔新銳士子,勢在必行。”謝映之目光明利,“主公的思路沒錯,只是不能這樣做罷了。”

蕭暥一聽有戲,迫切地靠近了些,“該怎麽做?”

“主公盡可提拔新銳士子,只要在任命的職務上稍作調整,增加一些品級低,卻有實權、能辦實事的官職。”

蕭暥稍一細想,立即恍然。

那些世家大族看到新晉士子們每日如同牛馬勞碌,職位和俸祿卻如此低微,又沒有晉升的機會,指不定在哪裏沾沾自喜。對新晉士子的敵意就沒那麽大,也就懶得去暗中使袢子,妨礙他們做事了。

謝映之道:“我們要的是為國辦事之人,此舉還可剔除如池銘等沖著名利而來的人,留下真正能辦實事的,當然,有些新科仕子家境貧寒,主公可以示下,讓地方官署暗中補助他們家人。此事交給高太守去辦,必然無虞。”

蕭暥點頭,接著道:“那麽第二件事,朝中世族勢力過大,將如何處置?”

這些世族都已經膽大妄為到趁他不在大梁之時,興私兵助動亂。不懲,無法削弱他們的實力。但嚴懲,又會激起老世族的聯合抗拒,使得朝局動蕩。

謝映之淡然道:“不難,分化之即可。”

蕭暥聽出了一點端倪,“先生詳說。”

“對於此次京城動亂的處理,主公就可以表現出明顯的偏向性。”

謝映之的聲音輕淺,雨夜裏聽,如娓娓道來。

“譬如此番趙氏參與動亂的私兵有五百余人,柳氏參與的私兵也有五百余人,主公嚴懲柳氏,貶官,削爵,罰金,徹查,一個不少。同時寬待趙氏,僅處罰金。主公覺得會如何?”

說到這裏,蕭暥頓時恍然,幾乎有畫面了。

柳尚書聞訊勃然大怒,憑什麽做的同樣的事,出同樣的力,他老趙家就罰點錢就了事,輪到他柳家,就要貶官削爵徹查?當然,錢依舊還要罰。這特麽太不公平了!

所以,是不是他老趙家暗中給將軍府通風報信了?所以才寬大處理?

甚至有可能就是老趙家,把他們給攀咬出來當墊背的?老趙就太不是東西了!

謝映之見他眼梢細細上挑,勾起一絲如煙似霧的狡媚,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謝映之不動聲色,繼續道:“如此幾番處理下來,各大世家之間就會生出猜嫌,今後遇事,各家相互觀望,裹足不前,甚至提前告密,再不會像這次這樣團結一致。”

蕭暥五體投地,這波操作比他還騷。這不是陰謀,是光明正大的陽謀。謝玄首真是坑人都能坑得堂堂正正。

“接下來該如何?”蕭暥虛心求教。

“此番各家罰沒的銀錢也可為主公充為軍餉。”謝映之道,

蕭暥明白,他窮。這次西征已經把剛攢起來的家底掏空了。

“北宮達實力雄厚,此戰打得不僅是戰術,還是糧草輜重後勤。今後兩年,不僅要推進屯田,還要廣開商路,尚元城的財貨南可下江州,向西可過涼州,通西域。”

蕭暥乖巧點頭,洗耳恭聽。

“北宮達帳下謀士如雲,文奉長於機謀,潘紆善於籌劃,名將除左襲外,還有大將趙賁,龐岱等,皆是萬人敵,且幽燕之地自古多慷慨俠義之士。主公也要早做準備。”

蕭暥立即表示他也不差的,“謀士我有先生,打仗我有西陵。”

謝映之微微一笑,但一雙眼睛卻依舊清冷如淵,道:“主公可以開府了。”

蕭暥心中一動。

以前他名聲不好,是孤家寡人,但如今不同了。

“主公平定北狄,正是人心大振之時,可開府納士,廣招天下賢才壯士。”說著他於袖中取出一卷帛書,“招賢之文書,我已寫好,主公過目。”

蕭暥早在冬日雅集的詩會上就領教過謝映之的文采,所謂文如其人,曠達瀟灑,意境空靈,字字禪機,句句深意。

他趕緊接過來,這一看之下,頓時愕然。

這是同一個人寫的?

這也……太通俗了!

這書很短,不咬文嚼字,不賣弄辭章,別說是文人士子,連販夫走卒都能看懂。

而且,通篇看下來,這簡直就是一份招募共同創業企劃書啊!別說是放在古代,就是放在當代也極其具有吸引力。

因為他窮,工資待遇沒有競爭優勢幹脆不提,但這貫穿全書的激揚意氣,看得人心潮起伏,字裏行間透露出共鑄河山的豪情和雄心,哪一個心懷熱血的青年受得住啊。

蕭暥以前大學裏學過的一點廣告學,這份書通俗易懂,就使得受眾面廣。言簡意賅,則隨便一張簡報都能登載完,容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