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3頁)

但是桓帝為什麽要除掉魏淙?

蕭暥稍作思忖就明白了。

除非是魏淙威脅到了他的帝位。

而歷史上皇族同室操戈的事情還少嗎。

當年王氏失德窮奢極欲,使得國力耗盡蠻夷入侵,釀成蘭台之變。

清流世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便希望魏淙來主持大局,甚至還以‘亂世之時,國賴長君’的說法暗示讓桓帝退位,禪讓於魏淙。

平心而論,魏淙沉穩大度,不僅是東南屏障,還是國之柱石。若魏淙為君王,確實能最快地對內安定人心,使得臣僚百姓不再惶惶,對外也能最有效地驅逐夷狄,收復河山。

而且魏淙和魏西陵一樣,既通政務,又通軍務。所以他必然能最有效地節制各路諸侯,也不會出現蠻夷被擊退後,中原群雄並起逐鹿天下的局面了。

當然這樣也就沒有他蕭暥興風作浪的機會。

所以世人都以為是蕭暥害了魏淙。他們只看到蕭暥的咄咄逼人,卻忽略了那深宮裏射出的陰晦目光。

但是還有一點,桓帝謀害魏淙,他有這個腦子嗎?

以蕭暥和桓帝接觸下來這些日子,他覺得這位奧斯卡影帝陛下雖然善於演戲,但卻不是一個善寫劇本的人。幕後應該有人指使。

魏西陵沉聲道,“王氏。”

蕭暥心中暗凜。

果然,魏西陵也想到了。

王戎或者容緒才是幕後策劃這一切的人。因為一旦桓帝下位,王氏就徹底喪失了插手中央權柄的機會。

王氏和桓帝是最不願意看到魏淙掌握大權的。

但是,這些也只是他們根據曹滿的一面之詞做的推測。當年的事情早就無據可查。

而且更為難的是,如果真的是桓帝所為,魏西陵能怎麽辦?造反?

造反之後呢?

除掉桓帝,自立為帝?還是立魏瑄為帝?

但是到現在蕭暥都沒有看出這孩子有半點想當皇帝的念頭。

有時候蕭暥甚至覺得,魏瑄的理想就是當個好廚子,雲越會的,他都要學會。雲越不會的,他也要會。現在未來的暗黑系武帝好不容易被他培養成一個乖巧懂事積極向上的好青年,蕭暥不想魏瑄卷入這種事情。

那麽魏西陵自立為帝?蕭暥覺得即使劍架在脖子上,魏西陵都不會自立稱帝的。

而且更關鍵的是,如今九州之內諸侯群起,北宮達依舊是實力最強的諸侯,幾年之後我和北宮達的生死決戰在所難免。更不用說九州之外北狄等諸多蠻夷部落厲兵秣馬虎視眈眈,阿迦羅怕是還在收服十八部落的途中。

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就是穩定,積蓄實力,貿然發難桓帝和王氏絕非明智之舉。

而且蕭暥步步為營,統一北方的計劃也不能因此而打亂。

魏西陵忽然道:“阿暥,嘉寧還在北狄,先帶她回來罷。”

蕭暥也默契地不再提了,順勢道,“我前番轉戰北狄草原,對於北狄各部落有些許了解,還見到了阿迦羅。”

魏西陵頓時臉色一沉:“他做了什麽?”

蕭暥這會兒眼瞎看不到魏西陵已經冷到了極點的神色,道:“前番在剛氐河谷伏擊紮木托時遇到過他,他大概想收服拓尓圖部。”

魏西陵臉上罕見地陰霾重重,“我是指他有沒有傷到你?”

某瞎狐狸還沒意識到他字裏行間透出的刺骨寒意,居然還有點得意,道:“阿迦羅沒機會的,我差一點就拿下他了。”

然後他眼梢不自覺地又微微撩起,無法聚焦的目光不知道看著何方,“西陵,我想趁此機會,救出嘉寧後把北狄王庭也端了。”

魏西陵眸光微斂。

他們此次合兵滅曹滿,潛入漠北救出嘉寧,並沒有橫掃漠北草原的計劃。所以兵力部署以及作戰時間上都沒有準備。

一來,北狄王庭遠在漠北,擁兵數十萬兵,實力雄厚。二來,漠北嚴冬將至,天氣惡劣,如不能速戰速決,很可能因為缺乏禦寒物資和驟降大雪,被困在茫茫雪原上。

要襲取北狄王庭,比起拿下曹滿,無論是時間上,還是戰備上,都明顯不足。

而蕭暥現在忽然閃出一個念頭,就要兵鋒突變襲取王庭,此中風險極大。

魏西陵道,“北狄王庭遠在漠北,草原各部落兵力不下數十萬,我們此番準備不足,不可輕舉妄動。”

蕭暥也知道,就憑他們的兵力想要端掉北狄王庭確實是妄想,但是,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眼前了。

“西陵,他們實力雄厚,但是心不齊就沒什麽用。”

魏西陵立即意識到他話中有話,“你得到什麽消息了?”

“我確實有消息。”蕭暥眨眨眼,“我這次兼並了數個北狄部落,從他們口中得知北狄王庭裏怕是要起一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