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得寸進尺+番外(第2/3頁)

說他權臣罷,還真沒見過這樣的權臣……

除了長得太過清夭邪美,竟然是真挑不出他什麽毛病,有時候高嚴都有些困惑,他到底所求的是什麽?

蕭暥見他吃小松子,覺得大概賄賂成功了,找到共同愛好了。

於是趕緊道,“其實今天我來找高太守,還有一件事。”

高嚴客客氣氣道,“將軍請說。”

“我想在安陽城屯田。”

在歷史上的亂世裏,屯田制是能最快地恢復生產的手段。他缺軍糧啊。

高嚴一愣,“屯田?”

蕭暥道,“春耕在即,安陽城附近荒地很多,高太守下一道文書,召附近州郡沒有田地的百姓來此耕種。”

亂世豪強圈地興起,大量無地的農民淪為佃戶或流民。

“誰開墾了荒地,這地就歸誰了。”他補充道。

高嚴一聽,面色頓時一亮,激動道,“這文書一出附近百姓必然攜家帶口前來投奔將軍!將軍此舉利國利民,甚善啊!”接著,他面有憂色,“但這些人孑然一身,沒有耕牛,也沒有耕作的工具……”

蕭暥早就想好了,“這好辦,官府可以租借給百姓耕牛和農具、種子。借了農具耕牛的百姓,除了例行交納三成的糧食外,再從所獲中抽取一成糧作為租金。”

高嚴恍然狀:還有這操作?

“同時官府還要派熟悉農事的官員指導農人耕作,以五家為一營,設屯田校尉,統一管理,除了交納的歲糧以外,農家若有吃不完的糧食,官府也按時收購。”

蕭暥一口氣說完。

他急需軍糧,沒有辦法,只能收那麽多歲糧了,他有點心虛,他這算不算盤剝百姓?

就聽高嚴拍手道,“將軍只收三到四成田稅,還供應農具耕牛,那百姓豈不是要奔走來投了!其他地方的田稅都已經到達六七成了!”

六七成?這麽黑?蕭暥驚嘆。

高嚴眉飛色舞, “沒想到將軍還精通治理庶務!這屯田制若推行開,利國利民啊!”

他頗有些激動,“只可惜……”

只可惜諸侯割據,這屯田養兵也只能在安陽城實現一下了。

蕭暥道,“有勞太守先去置辦吧。”

高嚴道,“為國為民,談何有勞,我這就去辦!”

說完雷厲風行跑了。

軍糧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後勤保障交給高嚴萬無一失。接下來就是武器和練兵了。

以高太守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兵工廠已經建成。褚慶子一來感念他舍身相替,二來他本身就是癡迷於造物,沒日沒夜呆在兵工廠裏,就差直接把床鋪搭在那裏了。

北狄人是馬背上的民族,騎射水準很高,北狄彎刀也是銳利無比的神兵,同時他們穿著皮質的輕甲,比起中原人的鎧甲也更輕便靈活。

所以,抗衡草原彎刀的兵器,改進鎧甲都作為重點研究來做,而且褚慶子已經小有所成。

同時蕭暥又考慮到時候大戰展開,各種兵器箭矢的消耗量一定很大,相應的蕭暥提出的流水線生產的方式和標準化設計很快就吸引了褚慶子的注意力。

流水線生產方式可以使得每個工匠只負責一小塊配件的制作,更有利提高嫻熟度,而標準化設計,使得每一批軍械的零配件相互之間都相互替換。大大降低了損耗。

一聽到這兩個設想,褚慶子目光炯炯,被這超前的想法震撼了。

就在他對蕭暥佩服的五體投地還沒有緩過神時,蕭暥悄悄跟褚慶子提出想要破甲的銳箭。

這種箭要可以穿透很厚的鎧甲,專門對付重甲兵。褚慶子是個工匠,只要是吩咐的,就去做。不會多想。

他讓褚慶子偷偷設計破甲箭的事,藏在一大堆設計之中,魏西陵應該不會注意到。

這幾天趁著魏西陵忙於練兵,他暗搓搓做了那麽多事兒,終究心裏有點不踏實,他決定該是去慰問(shi tan)一下魏大大了。

但是人家辛辛苦苦幫你練兵,探望的有點誠意。說不定魏大大心情一好就答應幫你打襄州了?

當然,魏西陵不是拿點手剝小松子就能拉攏的,這是一座萬年不化的冰山,而且還是一方諸侯,他什麽沒有?

男人喜歡的神兵利器良馬魏西陵都有了,美女嘛,看他上一次街上一群如花似玉的姑娘朝他投送花枝,他瞧都沒瞧一眼,說明這人完全不解風情,蕭暥在屋子裏轉來轉去了十幾圈,一籌莫展,簡直覺得中二青年們給女朋友送生日禮物也沒那麽難吧!

此人還煙酒不沾,油鹽不進,妥妥的五好青年!

問題是他還什麽都不說,平時跟他不是冷這張臉一言不發,就是‘嗯’,‘可以’,‘不行。’都沒幾個新鮮詞兒!

蕭暥在心中腹誹,俗話說女人心海底針,為什麽他覺得魏西陵的心也是海底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