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溫涼初聽此事,恰好是在康熙帝身前。

康熙帝心情正好, 拉著溫涼在看著前幾日寫就的書法, 好在他並沒有好大喜功的習慣, 也不介意旁人說上兩句好壞。溫涼向來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康熙帝不住點頭,半晌也拉著溫涼來寫字作畫。

溫涼對作畫並不熟悉,不過練字倒是常有。既然康熙帝要求, 他也便落筆而成。

康熙帝摸著胡子, 笑眯眯地說道,“溫涼的書法倒是不錯, 怎麽藏著掖著不說,生怕朕拉著你去抄書不成?”

溫涼淡聲道, “遠不及皇上。”康熙帝的書法比不得大家, 不過比起溫涼的倒是綽綽有余。他看著康熙帝眼底的青痕, 半晌後又言道,“皇上這些時日又沒有好生休息了。”

康熙帝伸手用帕子擦了擦手,笑著說道, “什麽時候溫涼能夠不這麽說話,朕便心滿意足了。”

溫涼漠然道,“什麽時候皇上能多愛惜身體, 某也心滿意足了。”

康熙帝笑道,“是是,溫涼總是有理。”康熙帝帶著溫涼在稍間坐下歇息,還沒等著梁九功端茶泡水, 便有內侍送來了奏折。

那是這些時日一直備受矚目的江南舞弊案的最終處理,經過九卿、詹事、科道等共同負責的事情,康熙帝以為會有一個最終可以接受的結果。

梁九功讓人下去泡茶,親自把奏折端到了康熙帝面前來。溫涼看著那上面的邊緣,下意識移開了眼睛。左不過是那些結論,若是能切實中肯,自然皆大歡喜,如若不能……

“荒謬!可笑!”

康熙帝怒極丟開奏折,揮手砸碎了桌面的擺設,氣得臉色青白,怒發沖冠!

證人或是自裁或是流放病死,噶禮受賄證據全無!又維持原判行事,江南督巡互相指責,張伯行從革職處理!

若康熙帝想要看到的是這樣的局面,他何以需要千裏迢迢把案情歸於京城重新再審?簡直是浪費時間!張伯行屢屢上折子皆是誠心真意,言語間都是為學子考慮,為大清考慮。康熙帝為帝這麽些年,看過無數封奏折,張伯行品性如何,他還是拿捏得住。

溫涼不必看那奏折裏面的內容,都知道眼下的情況如何。前頭可是三位尚書大人及兩位總督巡撫,何人敢隨意得罪他們?哪怕是權力較大的九卿等也不欲如此行事。

維持原判會給他們惹來麻煩,然得罪這些人又沒有什麽好處。他們只能從疑點入手,讓疑點不再是疑點,眼下也就不能如何整治了。

康熙帝著實惱怒,這從上到下為了偽造這樣一份完美的證詞,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力,然康熙帝從開始便認為噶禮定然參與其中。張伯行的奏言歷歷在目,江南學子的憤怒無法壓制,若只是依著這份證詞行事,該寒了天下學子的心腸!

“溫涼。”

康熙帝不知道心裏想了幾遍,這才開口,“噶禮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溫涼淡聲道,“足以治罪。”康熙知道溫涼一直在盯著江南那邊的情況,只是很少去幹涉此事。

康熙帝挑眉,“是此前,還是眼下?”

“自然是之前的事情。”溫涼的視線落在門口,梁九功剛剛端著茶水進來,要不是溫涼剛好看過去,或許梁九功還欲在門外再等等,皇上剛才的模樣看起來可不像是什麽好事。那怒罵聲從外面都聽得一清二楚。

溫涼接過茶盞,暖熱的觸感從指尖傳來,裊裊香煙飄散,深吸了口茶香,那剛才彌漫在屋內的怒意也漸漸消散了。

“真不知道說你些什麽。”康熙帝的怒氣消退了些,看著手裏端著的茶盞,輕嘆了口氣。他剛才問的是噶禮的情況,溫涼便直接拋出了這句話,要是康熙帝不接這茬,又或者他根本不是懲治的心態,溫涼便遭殃了。

“那皇上便不說。”溫涼垂眸看著那漂浮的茶根,淡聲道,“某以為噶禮之情,在江南幾近一手遮天。證人暴斃獄中,又有流放致死,若這情況難以查實,可口供仍在,若當真仔細查下去,不會沒有結果。不做,只是不願罷了。”

“朕問你了嗎?”康熙帝瞪了他一眼。

溫涼啜飲了一小口,滾燙的茶液散發著甘甜,“那皇上方才的下句話,不便是打算問某此事?若是某會錯意了,還請皇上不要責怪。”

康熙帝靠著椅背看了眼溫涼,又無奈地搖頭,“的確如此。這朝中的人皆是如此,看著前方的大山便不敢攀登,又畏懼日後在山中跌倒。可人人都想成為大山,不扳倒一兩座,這位置永遠就只有這麽多,他們是等著我親自給他們騰位置?”

哪有那麽好的事情?既畏懼尚書等人的權威,又恐山高路遠,這種想法讓康熙帝極度失望。六部九卿等花費數十天得到的結果,欽差奔赴江南查了將近一年的結果,全數都是這等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