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康熙四十八年眨眼便過去了,又到了康熙四十九年。

胤禎在年初便作為監軍的身份押送糧草前往前線, 這只不過是每年固定的事情, 不過五月底, 朝廷接到了邊境來報,準噶爾部蠢蠢欲動,首領妄策阿拉布坦及時上折解釋,此事就此了結。

西行的官道上, 有一隊異常顯目, 那前後蔓延十幾裏的距離,不論是跟從的侍衛還是那押解的車輛都讓尋常的百姓不敢接近。

胤禎騎著馬兒跟隨著車隊, 身後跟著幾個侍從,他拿著韁繩遙遙望著那眼前無盡的路途, 駕馬前行, 半晌到了他的馬車內, 守著的內侍很快便給胤禎遞上茶水。

胤禎隨手喝完,“去把其他幾個督運糧草的官員都叫來。”

這路途遙遠,胤禎起先也不怎麽清楚到底什麽時候駐紮, 只是在路上隨著時間推移,也算是慢慢懂了些。按著今日的行走路程,根本不能夠及時抵達下一個駐紮的地方。

幾個隨行的官員很快便過來, 胤禎在寬大的車廂內擺開了地圖,伸手指著前頭的某個地點,“按著你們之前的計劃,後日要到這裏, 然今日的速度緩慢,至少四天後才能到,一日拖一日,豈不是虛妄?”

幾個官員面面相覷,好一會才有人敢開口,“十四爺,這只是預計的速度,實際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我等一貫都是如此,爺不用擔心。”

胤禎眼神微眯,頓時顯得犀利異常,“那麽便是你們虛報了時間!”

那人連忙擺手,道,“十四爺,這都是慣例。眼下並非戰時,邊境也不是那麽需要這些糧草,這些不過是作為後備。”言下之意便是不用追究此事,追究了也沒什麽用處。

胤禎知道他雖然有皇子的身份,然在這些人看來不過是初生牛犢,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面子上的確是恭敬他,然私底下要是做了些什麽手腳,他也看不出什麽。

胤禎面上不顯,擺手讓他們幾個回去後,又把貼身侍從楊文招來,“這些時日聽出了什麽了嗎?”

楊文看著尖嘴猴腮,實則是個沉穩的人,聞言搖頭道,“一路上他們都很是安靜,至於壓著糧草的人中雖有押解的將士,然更多的都是服徭役的百姓,聽不出什麽。”

胤禎有些失望,他一路上的確察覺到了點點不太妥當的事情。他也曾聽過軍中吃空餉和扣糧餉的事情,吃空餉這件事情他暫且無能為力,然後者絕不能發生。

只是他仍舊覺察出了些許不太妥當的地方。

這糧車的確不大對勁,只是胤禎無論如何排查,都沒看出在哪裏不對勁來。

“真該在走之前把溫涼給拽來。”

胤禎含糊不清地抱怨了一句,他所設想的場面與如今的情況截然相反,好在他也明白皇阿瑪的心思,一步步歷練起來也便是了。

……

德妃在得知西北此事,便把胤禛給叫到了永和宮來。

胤禛和德妃關系尷尬,兩人很少有其他的接觸,胤禛常按著時間前來看望一二便是極致了。

德妃向來避免親自和胤禛會談的畫面,若是按照性格來說,或許胤禛才是和德妃最相似的那位,在外人面前從來都是冷若冰霜,根本沒有其他的表情。

“老四。”

屋內點著清幽的香料,裊裊香煙從墻角散發開來,隨著屋內的氣流湧動,平緩著人的心思。永和宮內的擺設一貫都是淡雅出塵,很少有其他突出的顏色,只是這墻角的香爐卻是不一樣,看起來有些鮮艷了。

胤禛知道那是胤禎在德妃壽宴的時候送的禮物,德妃一貫是喜愛的。

“娘娘有何要事?”

胤禛低聲道。

雖是這麽說,不過胤禛也大概知道德妃找他的原因是為什麽。雖說後宮不幹政,但是前些時候鬧出來的事情,德妃怎麽可能不知道,自然是對此事很是上心,畢竟胤禎去的就是西北。

“老四有沒有收到胤禎的消息?”德妃淡聲說道。

胤禎搖頭,“胤禎的消息都是十日一封,眼下應該還在路上。”

德妃也是知道此事,她抿唇,露出些許煩悶的神情來,“十四那性子,還真是攔不住。”

胤禎既然都出去了,德妃也沒有繼續阻止的理由,孩子長大了,翅膀自然就硬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德妃也不能夠說些什麽。只是這擔憂的心情還是有的。只是德妃冷靜,不會去尋康熙帝說這些話。

胤禛輕聲道,“十四弟只是監軍,若無意外,等糧草押送後便能回京,娘娘不用擔心。”

德妃頷首,這又問起了胤禛的情況,雖看起來很是如常。只是對比起此前的緊張,此間的差距還是有的。

胤禛從永和宮出來後,並沒有直接回府,先是去鹹安宮看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