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收斂劫煞氣,歸來拜三清!(第3/3頁)

太乙救苦天尊拂塵一掃,亦是微微躬身相賀,溫和道:

“賀道友,掌劫氣為劍,行眾妙之道,知此清凈法,得大自在。”

三位三清道祖之首徒皆如此言語,最後徐徐道:

“賀道友,可入山門,拜見老師,得長生不滅,證此道不孤!”

聲音平靜,溫和,徐緩,如白玉交錯,自有一番氣度,而前方金色流光落下,仿佛化作了一條通著天空的道路,周圍雲海翻卷徐緩,道人微微頷首,一步一步走上天闕,漸漸遠去了。

三清首徒微微擡眸,看著那道人的背影遠去,神色慨嘆。

他終於來到了這裏,終於要拜見老師。

這一甲子,老師等待許久。

而今終於得見,不知是有幾多欣喜,不知是有幾多感慨。

也不知是會賜下何等寶物。

天穹之上,玉色流光,煙霞縹緲,綿延不絕。

道人已至於三十三重天之上的三重天,行走到了最高的大羅天上,此地清凈自在,為玉清元始天尊講道說法之處,往日常常有三清一脈的弟子來往其上,或者拜見道祖,或者聽講道說法,或者與其余諸道友交流切磋。

能夠有資格和跟腳來到大羅天上聽道的,便是那大羅天仙。

否則縱然是境界足夠,也只被稱呼為太乙散數。

可知這大羅天之重要,知此地之繁華。

而今卻是空空如也,蘭芝寶樹,珍禽稀鳥仍舊處處可見。

懸空之山,飛瀑之水,裝點左右。

卻不見一人,齊無惑視線掃過左右,唯見那山門一側,一文雅女子等候於此。

她也看見了那青年道人,便是溫和開口喚道:

“太玄師弟,已來了麽?”

齊無惑道:“太元師姐。”

此人正是玉清元始天尊門下弟子,曾經指點齊無惑“基礎”的玉真太元聖母,而今微笑著讓那道人來此,旋即帶他往前行去,只見得了前方道路,慢慢行去,所見處處清凈自在,和外界不同。

行過片刻,太元聖母伸出手來,指著前面一地,道:

“老師並兩位師叔皆在此了,師弟,往後卻要獨行。”

“師姐這一次,就不送你了。”

她微笑止步,而後道:“師尊他們,已等待你許久了。”

已等你許久。

齊無惑神色肅穆,重整衣冠,令此木簪束發,道袍清凈,而後持劍,一步步走入這清凈自在的地方,前方道路雲霞繚繞,只見有白玉台階,橫亙於空,齊無惑一步步走來,就仿佛是這一步步的行道。

年少時候的初遇太上,拜師道祖。

與大道君結緣,論道於中州。

清玉道人,太元聖母,結廬修行三月。

乃至於諸法脈,諸法門,至於在錦州山上,修持已久。

得傳三位老師真傳。

一步步行來,他終於走到了這裏。

不再是老師下凡去尋他,而是他獨自踏天闕雲霞而來。

非你見我,是我來見你。

以證明,三位老師,眼光無錯。

道人擡起手,推開了道觀的門,仿佛結束了這一路的修持,心境卻自始至終寧靜,只如有風拂過,眼前所見,當中是為玉清元始天尊,左側太上道德天尊,右側上清靈寶天尊,越發映襯著此處空曠悠遠,仿佛與世界分離。

天高雲遠,紅塵已去。

道人拱手行禮,灑脫道:

“弟子齊無惑。”

“拜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