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師父”見師父?(第2/3頁)

諸佛都緘默下來。

他們對於人間界一統不一統,並不在意。

在意的是,現在分成了九塊的媧皇後裔,他們都無法將其化而為佛,要是媧皇後裔又一次回到太古和上古時代的一統狀態,不再彼此打來打去,反倒是化作了鐵板一塊,那麽佛門的機會就徹底沒有了。

“可惜,可惜……”

一佛陀看著這畫卷,道:“媧皇後裔不入我佛,只因他們各自有其想法,阻攔在我等面前的,也只是道門罷了,而之所以人間親近道門,不過只因為當年媧皇懇請道祖傳法。”

“若是我等可以將媧皇渡化入我佛門。”

“讓媧皇做一菩薩。”

“那麽這大一統的人間,不是垂首便拜了嗎?”

這【南無善樂自在音光明如來】不由慨嘆。

諸佛皆景從,唯獨阿彌陀佛眼皮抽了抽,看著這個佛。

然後默不作聲地把自己的蒲團朝著旁邊挪移了一下。

阿彌陀佛擔憂這些佛越說越過,只好雙手合十道:“如今觀之,也只有寄希望於那些弟子進入人間,可以將我等法脈流傳下來,這樣的話,縱然是人世間得以一統,重現太古之威,我等也可以轉而歸來。”

“是啊。”

“確是如此。”

“只是那些弟子,當真可以在這人間,留下自己的痕跡嗎?”

諸佛疑惑。

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之前派往人間的,佛心堅固的弟子曾在兩年多前齊齊歸來,皆是如喪考妣,面色蒼白,說是在人間還沒有怎麽樣,就窺見了天地一大金光流轉。

似乎有無數的金色流光匯聚,化作了一道人,一手持卷,一手持印,鎮壓人間,垂眸看來,目光如同雷霆,叫人害怕驚恐,站立不穩,更遑論是談論佛法?

唯南無善樂自在音光明如來雙手合十,道:“諸位同修,不必如此擔憂,尋常之弟子,佛心未固,佛法不深,確確實實難以成事,正因如此,卻也有一同修,願意舍棄修為,只保留自身之佛法,踏入人間。”

“其跟腳極厚,佛法極高,此心極堅!”

“哪怕是你我,在這一道上,也是比不過他的。”

阿彌陀佛面色微變,觀世音大士亦是微怔,旋即似乎是有所明悟,面色一變,而南無善樂自在音光明如來則是環顧周圍,笑而道:

“其境界之高,來歷之深,前所未有,哪怕是你我,如果真的論起輩分來,都要喚他一聲師兄,甚至於是師叔,師祖了。”

其余諸佛瞬間明白是誰:

“竟然是他?!”

“是他……”

諸佛心中又是驚喜,又還是有些擔憂,欣喜在於他們知道那位的悟性和天資,若是其出山,當是沒什麽問題;擔憂則是因為,他們也知道那位雖然佛心佛性都極深重,卻也是因為其出身跟腳的緣故,野性未伏,根本不管什麽清規戒律,散漫無比。

一時間心中情緒紛雜,卻是不知道該如何說明。

南無善樂自在音光明如來道:

“不錯,正是那位!”

“他在最早就於佛前聽法,更是先天生靈,有先天斂息之法脈,絕不會被察覺。”

他的語氣沉靜,卻帶著一種極大的力度,斷然道:

“有這位師兄,化去了一身的根基,只留人間可容納的修為和無上佛法,這一切的犧牲,皆是為了傳法人間,有此大覺悟,大佛心,諸佛之法,定不會斷,縱然媧皇子嗣重新一統,縱然其余弟子皆失敗。”

“我等,也還有這一線機會!”

……

齊無惑踱步前行,循著那在此等通明狀態下窺見了的一絲絲氣機,跨越過了一座座山水,在一座山上的時候,放眼望去,見到前面一幅畫面,河流流淌而過,一個年輕的僧人伸出手,手裏握了一根樹枝,樹枝戳了戳,把一只玄龜給翻了過來。

看著這烏龜四肢亂爬,僧人臉上露出微笑。

這僧人就仿佛是先天誕生出的那種生靈,竟可以和周圍的空間自然融為一體,哪怕是齊無惑原本的道行,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是難以發現他的蹤影的存在,而現在這等超越過去,真正天人合一狀態下的道人,卻是能窺見不同。

這僧人,和自己有緣法。

這緣法並非是在現在,而是在將來。

似是極遙遠之未來,卻也並非是什麽善緣。

就仿佛,有自己頗為喜歡的一名聰穎晚輩,卻要拜入此人門下。

自己眼中的聰穎後輩,卻是要被這僧呵斥為愚鈍潑皮似的稱呼。

不知為何,有種想要把他捆起來打一頓的感覺。

齊無惑站在這裏,而那個僧人站在山下河邊,二者的命數,並不該在這個時候相互交叉,更不該在這個時候相匯,天命如此,氣數如此,縱然大品帝君,神通廣大,妙法無窮,亦在此冥冥之中,不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