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貧道今日,化佛為道!(第2/3頁)

蘇聖元不由面色微頓。

李翟第二句話卻讓他都身軀微寒了下,道:“世家之勢,已至於此。”

“正因如此,才要將其抹去。”

蘇聖元嘆了口氣,勸說道:“可是諸世家,也多有良善。”

李翟眸子平靜注視著蘇聖元:“百姓之中,就都是惡人麽?”

“還是說,吾罷世家,收田地,讓世家諸人回歸百姓,蘇夫子覺得是懲罰和侮辱?”

“是認為,世家之人就是高高在上,該踩在百姓的頭頂?”

這位被認為是粗蠻武夫的七皇子,威武王,只用這幾句話就讓蘇聖元一句話說不出來。

李翟的語氣平靜伸出手,道:

“看來就算是蘇夫子這樣的名士,也要為立場所累啊。”

“請回去吧。”

李翟知道,自己斬過的,罷黜的世家子弟,並非都是十惡不赦;他們當中有為非作歹的,卻也有無辜之輩,可是李翟卻已看得清楚,這一刀斬的,不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人,而是【世家】。

是為這後世斬去世家。

哪怕背負諸惡諸垢,也在所不惜!

而在世家被不斷斬除的時候,李暉被威武王以君王的禮儀祭祀下葬了。

在李暉下葬那一日,齊無惑沒有前去,他只是站在人間一座山上,遠遠看著人們送別這個短暫的“人皇”,天陰沉,有小雨淅淅瀝瀝落下,無斷絕,齊無惑袖袍飄搖,站在青山之上,看著遠去的隊伍。

卻不知道為何想起來了第一次和李暉相見的時候。

那時候,還在中州。

李暉還是個穿著樸素,帶著玉佩的溫潤模樣;李翟也只是大笑憨厚,一副武將模樣的粗狂青年,那時候在明真道盟,他們付出一些錢財寶物,邀他講道,李暉心中有了招攬的心思,而李翟只想要把他拉出來,一並切磋一番。

而現在,一個以身為子斬世家,已經身死,幾乎是血肉模糊;一個則是在這動蕩變化的時代當中,如同精鋼一般被淬煉著,這是英雄的秉性,一切的外來折磨都無法將他們摧毀,只會在一次次的沖擊和鍛打之下,逐漸堅硬起來。

時間真是無情啊。

讓曾經一同大笑的人們彼此分道揚鑣,又彼此為敵。

唯獨見到真正相熟之人,先為友,後為敵,最後死亡,才真切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和時間的流逝。

道人端著一杯酒,看著那邊的隊伍,微微飲了半盞,揚手,將這一杯酒灑落地面。

君已去。

吾向生。

道人轉身踱步,隊伍的幡旗在風中狂舞。

似有紙錢飄飛在天空。

天鐵青,地幽長,道人道袍翻卷,步步而行遠紅塵,漸行漸遠了。

《帝王志》——李暉,年少學文,而有韜略,所施政皆仁德,幽厲廢而登帝位,執政勤而愛民,廣推文法,輕徭薄賦,一掃幽厲後期之風,有中興之跡象,然偏執信佛,廣推佛法,令天下隱亂。

威武王入京軟禁,後諸世家披黃袍欲起勢裂土分疆,帝怒而呵斥,道《罪己詔》,王氏主推帝墜樓而崩。

威武王悲怒,因而誅殺牽連世家七十有余,自此世家衰亡,不復過往。

入帝廟,尊王侯。

湣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曰文。

短折不成曰殤。有知而夭曰殤。

謚曰——文殤!

……

李暉死後,李翟以酷烈手段審查諸世家,最終確認了,無論是前去蠱惑李威鳳的那些世家,還是前去摘星樓的世家,背後隱隱約約都有佛門的影子,之後又耗費時間去查,才發現,在他分出心神對付世家的時候,佛門也在不斷在各地傳教。

這九州浩大如山嶽,而佛門僧眾如螞蟻,如何能拔除?

總不能夠徹徹底底地把他們全部殺了。

他看著這些被捆縛而來的,各地傳法的僧眾,這些僧人們臉上有傷口,閉目不言。

蠱惑百姓離開家庭和親人,投身於寺廟之中,做那無家吾室無父無母之人。

李翟看著這些僧眾,恨不得以掌中的刀劍將他們劈死,只是他卻也很清楚,在這個時候殺戮,毫無半點的意義和作用,正自著惱的時候,卻有人稟報,說是有客人來了。

李翟收斂情緒,讓兵士邀來者入內,見到了那道人踱步入內,臂彎搭著拂塵,神色沉靜。

李翟臉上的神色一松,上前寒暄後,詢問道:“道長今日來此,是為何事?”

齊無惑掃過了那邊兒如滾地葫蘆一般,被繩索捆縛起來的僧人們,道:

“為佛門。”

李翟嘆一聲,道:“道長大隱於市,我都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見到你了。”

“今日來這裏,果然是因為這件事情。”

他隨手把卷宗扔在旁邊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