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上清洞玄道君七殺碑!(第2/3頁)

當即面色微白,道:“多謝劍仙。”

道人冷淡道:“受人之托罷了。”

眾人唯唯諾諾,沒有說什麽,自也沒有繼續道謝,道人只是往前走去,眾人自也散開,眼底的恐懼驚懼,更在感激之上,齊無惑並不在意這一點——人之為人,很多時候難以窺見全貌,眾人見他救人之相,也見他無邊殺戮之相。

一者恩,一者懼。

二者並行,因而沖突,如是而已,並無奇異。

只是在這個時候,忽而有一只小手拉住了道人的手掌。

暖暖的,一個臉龐臟兮兮的孩子拉著道人的小手指,搖了搖,他臉龐很久沒有清洗,帶著臟臟的痕跡,頭發也亂糟糟的,但是臉上卻露出了無比燦爛溫暖,也明凈純粹的笑容:“謝謝你,道士叔叔!”

“救命之恩,一定會報答你的!”

他學著不知道哪裏聽來的話本,一本正經地道謝。

血袍道人忍住自己擡起手在孩子頭頂揉一揉的沖動,只是緩緩收回視線,冷淡道:

“隨你。”

孩子卻不以為意,笑著燦爛溫暖。

道人冷哼一聲,袖袍一拂,無邊血海沖天而起來,在天穹之上翻卷滾動,血浪滔滔,自有一番震懾人心魄的恐懼感,旋即忽而旋轉,盡數飛入道人袖袍之中,消失不見,齊無惑隨意拋出一點血光,血海之水在虛空之中化作一艘巨大的船只。

一時間倒是有些恍惚了,當時老師帶著自己前去牽牛宿橫渡星河時用的神通,而自己現在也可以用出來了。

將這數百人盡數都裝了,沖天而起的船帆打開,檣櫓在虛空雲海之中搖動。

巨大的船只緩緩駛向了京城,這無邊血海之中,承載著的卻是希望。

少年道人站在船頭,心中明悟越是清晰。

法無正邪,血海為邪法,用之正則正;佛法為正法,用之邪則邪。

如此,亦可稱之為陰陽輪轉。

原來如此,老師,我明白了。

這人間修行,亦是處處皆太極。

這一日,人間神武九州百姓皆見到了有一艘血海巨船,行於九天之上,將諸百姓皆送往到了人間,其中多有先前數年間失蹤之人,有些人的親人幾乎以為他們都死了,而今重逢,自是淚流滿面不提,那血船復又沖天而起,消失不見。

百姓詳細論述為諸僧人所囚之事,自是天下嘩然。

後數十日,百姓皆被秦王李威鳳妥善安置,備以盤纏包裹,送還諸家,此事漸漸不為惹人所知。

而後數十年,四海升平,人間有道行走於世,口中幹渴難耐,入一村落討口水喝,只為求水,卻為村鎮之人熱情款待,道人訝異,見村中家家戶戶,拜一塑像,為木質道人,塗飾紅漆,穿血色道袍,神色冷淡,腰挎雙劍,腳下血海。

神色清冷,卻是有無上正神氣度。

詢問其名。

答曰——祖曾為其所救,代代立長生碑,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血海道君。

未曾當面道謝,委實羞愧,常念此過,遺憾此生。

唯願後人知此仙神。

“是為了求保佑嗎?”

那道人好奇詢問。

“不啊。”

還活著的一個老人聽到詢問,眯了眯眼睛,仿佛又回到哪一個白天,穿著血色道袍的道人在前面站著給自己擋住了刺骨的冷風,但是他卻能看到溫暖的太陽和人間城池升騰起來的,溫暖的炊煙,老者笑起來了,他溫和地回答道:“他或許不在意那一件小事,我們卻不能不在意啊。”

“我們只是不願意忘記他曾經救過我們而已。”

“他救我們,我們就把他記住。”

“就只是這樣而已。”

……

而在齊無惑駕馭血海,帶著這些百姓離開之後不過短短時間,天邊忽而有數道澄澈琉璃佛光,觀世音,彌勒,文殊普賢四名年輕的菩薩各自駕馭佛光神通前來——

他們其實不明白自己為何要來。

這【爛陀寺】所作所為,背離正道,卻也殺戮極重,合該懲處!

但是作為僧人,作為同樣修持佛法的人,他們在明悟真武蕩魔大帝的那一句溫和含笑的“盡誅之”,很有可能不是在和他們開玩笑的時候,還是心中一激,寒意陡生,齊齊趕赴而來,一路上大腦卻還是有些茫然。

來了,是,來了可以做什麽呢?!

那位上清洞玄道君是他們邀請,太上玄微真人尋來的道友。

怎麽,難道他們還要站在那些背棄佛法之人的身邊,對這位前來助拳的上清門人大打出手嗎?!

絕無可能!

可他們能夠和上清洞玄道君一起,將這爛陀寺之中諸多僧人,羅漢,菩薩都誅殺了嗎?

心中也同樣是有些茫然,有些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