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盡誅之,如何?(第2/3頁)

文殊菩薩緘默,旋即認真詢問道:“敢問真人,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只是詢問諸位而已。”

普賢菩薩詢問道:“那麽,真人覺得,會是什麽程度?”

少年道人頓了頓,他看著遠處的天空,看著天空下逐漸歸於和平的人間紅塵,回答道:“我並非是上清洞玄真君,所以他會怎麽做,我也不知道,只能夠舉個例子了,比方說……”

少年道人的聲音頓了頓,而後道:

“盡誅之,如何?”

?!!

盡誅之!

四位菩薩的神色驟然凝固了下。

眼前似乎已經見到了那腥風血雨的一幕幕。

而這個被他們下意識忽略,下意識避開的問題,也如此直接地擺在了他們面前。

是啊,要做到什麽程度?

這個問題,在這一瞬間掀開了方才溫情的商討,變得無比銳利,直刺入心底最深處!

觀世音,文殊,普賢,彌勒皆是神色凝住。

諸多菩薩和僧人,為了廣大佛法而做出這等事情,自是不對,可是該要怎麽做呢?是要將他們盡數殺了,然後斬去魂魄,揚了血肉,斷絕法脈嗎?

這樣的行為,同為佛脈的他們,可以接受嗎?

甚至於退一步說,他們有為蒼生而涅槃死去的覺悟,但是若因為自己的求援,導致了那數萬僧眾,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化作白骨累累的話,此心難道不會隱隱作痛,隱隱懊悔,墜入迷障諸苦之中,無法自拔嗎?

眼前道人平和注視著他們,紅塵來去,道在前方,他似乎變得無比高大,無比幽深,說出的話語,隱隱然是直指著他們本心最為隱秘幽暗,最為恐懼,因而下意識忽略的那一部分內容,然後將這一部分軟弱逃避,不願思考的部分都掀出來,擺在他們的面前。

而後,叩問本心!

簡簡單單的問題,卻似乎洪鐘大呂,震動心神!

一瞬間的沉默,卻又似乎持續了非常漫長的時間。

文殊菩薩雙手合十一禮,一字一頓道:“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一切唯心造。”

“雖修佛法,亦是行邪道,則為邪祟,當鎮壓之!當誅殺之!”

普賢菩薩回答道:“邪正煩惱,同一性空,分別假相,妙心現影。”

“雖然皆是性空,卻也已分出邪正,如人修行,念分邪正,當祛邪撫正,諸煩惱懼消,理應如此。”

彌勒菩薩嘆了口氣,道:“我佛傳說,震怒之時亦做獅子吼。”

觀世音菩薩則是看著眼前這個溫和的少年道人,雙手合十的,頗為誠心實意地道:

“多謝真人點化。”

少年道人笑了笑,道:“觀世音在說什麽?”

“貧道不知道啊。”

四位菩薩皆嘆服,彌勒最先雙手合十,以半師之禮,對著這少年道人行了一禮。

其余諸位菩薩也皆行禮。

那少年道人未曾避開,只是受了這半師指點之禮,先前這幾位菩薩雖然有對抗諸佛脈,普渡蒼生之心念,卻仍舊有潛藏在心底,遲疑不決之事,齊無惑將這一點直接擺在了他們的面前,算得上是點破心中迷障,讓他們直面了這一個問題——

當面對著一直以來信奉的法時,是否還可以清醒果斷。

而讓齊無惑都未曾想到的是,這四位菩薩,竟然每一位都在短短一炷香的時間裏面,跨越過了這一關卡。

“皆是天縱奇才啊。”

齊無惑的心底都禁不住贊嘆。

他能夠提出這一點,並非是他的境界比起眼前的四位菩薩高出太多,到了可以直接指點他們的層次,只是這四位菩薩【身在此山中】罷了,總是不如局外人看得清楚,彌勒菩薩不由大笑起來,一邊笑著一邊拍了拍自己心口,道:“啊呀,太上玄微真人,可真是……”

“為了試試我等佛心,就說出這樣的話,好大殺心,把我嚇一跳!”

“皆斬之,這個玩笑話,實在是太嚇人了。”

穿著尋常淺灰色道袍,眉宇溫和的道人只是笑著不答。

四位菩薩經此點撥,心中更無半點塵埃,辭別了這少年道人之後,皆騰雲駕霧地離開了,卻是去天界尋人交換法寶丹藥符箓,為了去那一座爛陀寺之中爭鬥做最後的準備,齊無惑看著他們遠去了,最後收回視線,看著紅塵來去,呢喃道:“玩笑話……嗎?”

他自語道:“誰知道呢?”

眸子掃過人間,在一個地方頓了頓,看到了一個披著鬥篷的嬌小身影。

稍微算了算,已直接窺破這小龍女跟腳來歷。

什麽遮掩氣機,什麽偽裝,什麽變化真身,對於他這個三清真傳來說,皆如虛無。

千變萬化,難過我眼。

窺破萬劫,打破萬法,一切迷障,不執著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