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量劫起,貧道當鎮人間一甲子!(第2/3頁)

“最終越來越執著,越是執著越放不下,越放不下,越遠離道,最終化作了八難最難之道劫,境界跌墜,自我放逐,應該是無惑你乘青牛而來,反而讓他放下了,心中放下了,大道自然而來。”

齊無惑若有所思:“道劫?”

他忽而好奇了,自己會遇到的八難,又會是什麽?

卻見人間紅塵,滾滾來去,那一身青衫道人提了劍,提了酒,大袖飄搖,往前走去,忽而飲一口酒,那先前已似乎飲盡了的酒壺之中,竟然又流淌出來了源源不斷的美酒出來,似乎永沒有窮盡,忽而放聲大笑:“我有屋三間!”

“柱用八山。”

“周回四壁海遮攔。”

一言出,已是氣象恢弘,極開闊畫面!

屋三間,精氣神。

八山為八難。

少年道人訝異擡眸,看著呂純陽的背影,旋即微微笑了笑,知這是成道之詩,微微拱手,似乎相送,遙遠之處,道人仰脖飲酒,寬大袖袍猛然擦過嘴角,復又一只手環顧周圍,指著蒼天,曼聲長吟:

“萬象森羅為鬥栱,瓦蓋青天!”

“無漏得多年。”

“結就因緣。”

“修成功行滿三千。”

“降得火龍伏得虎,陸地通仙!哈哈哈哈!去也,去也!”

一身青衫,俊朗超凡的道人大笑著,走入紅塵,一步一步,潛行匿蹤,再復見不到了,而少年道人目送他遠去之後,也笑了笑,轉過身來,腳步輕而平和,一步步走入了那層層典籍匯聚,注定了要在此地呆一甲子的守藏室。

天高雲遠,紅塵漫漫,兩個道人,似乎相背對著彼此而遠離了,再不曾回頭。

紅塵路遠,大道徐緩。

道友,慢行!

歲月遙遠,仿佛亦只尋常之日罷了。

呂巖,字洞賓,號純陽。

後世道門遵之為呂祖,皆承其法脈。

道教丹鼎派之祖師,全真派之祖師,純陽派祖師,少陽派祖師,劍仙祖師。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

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無求不應,黃鶴樓頭留聖跡,大羅殿內煉丹砂,存道像於巖祠,顯仙跡於雲洞,衍法門之香火,作玄嗣之梯航,大聖大慈,大仁大孝,開山啟教,元應祖師,天雷上相,純陽主派,【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呂祖寶誥》

後世道門無不知這位呂祖的傳說,他留下了許多的詩詞,諸如一劍當空又飛去,洞庭驚起老龍眠;又如仗劍當空千裏去,一更別我二更回,皆淩厲鋒芒。

而在翻閱這些詩詞的時候,卻也有風格截然不同之之詩,皆和另一位道門的傳說相關,只在最後。

似乎是在最後的時間裏面,他們兩位才在這個變動且恢弘的時代裏面相逢。

在此之前,呂祖橫行天下的千年歲月之中,並不曾認識。

試言,且言——

當時自飲刀圭,文誰信無中養就兒,辯水源清濁,木金間隔。

不因師指,此事難知。

道要【玄微】,天機深遠,下手速脩【猶太遲】。

蓬萊路,待三千行滿,獨步雲歸。

——————《續道藏·呂祖志·卷六末》

玄微,猶太遲!

……

燈火幽幽,年輕道人把一盞八景宮燈掛在桌案一側,照亮左右。

而後送別了那位已經老邁的老人,上一代的藏書守把這裏的諸多禁忌告訴了他,其實也沒有什麽所謂的禁忌,只需要小心便是,不要毀去了這些典籍便是。

齊無惑甚至於還翻出來了竹簡編撰的書卷,對著八景宮燈微微一吹,灰塵便飛揚而起,許久方才落下來,可見這些卷宗已經許久不曾被人翻閱過了,上面記錄的,也不是什麽修行的秘鑰,只是過去人類對於天地萬物的思考。

守藏史乃只一尋常小官,而今諸事變化翻天覆地,昨日的高官厚爵,今日或許就成了階下囚徒;今日之布衣白身,他日或許已要平步青雲,只是外界之翻天覆地,卻又如何能夠影響到了這狹小的藏書守?

齊無惑這幾日翻閱過了這裏的各類古代籍貫目錄,方才發現,此地的卷宗,實在是太多了,此地有自古人皇開始的八千年歲月諸典籍,甚至於還有在玄真師兄之前的各類典籍,他都沒有毀去,而是將這些卷宗都整合起來,存放在這守藏室之中,以待後來者。

而今天下之人道氣運匯聚紛雜,而齊無惑自玄真師兄那裏繼承而來的人皇氣運密卷,還沒有完成;玄真已經是天縱奇才,更是自己開辟道路,齊無惑想要理解玄真師兄的道路的話,就需要先翻閱他曾經翻閱的典籍,才能在其上更進一步。

老青牛看著瞠目結舌,道:“這,這……,無惑,你難道要把這些卷宗都看一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