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後土娘娘的禮物!(第2/4頁)

少年道人道:“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而今我的炁已剛強,則該收斂。”

“道門修行之中,以【化炁】為初關,謂化三歸二,可先天一炁。”

“而【化神】則為中關。”

後土皇地祇生出考校之心,於是笑著指引齊無惑隨自己來,讓他站在自己一旁,而此刻才發現,這位女子的身量頗高,卻又極為自然從容,似笑非笑,詢問其道:“那麽,何為中關呢?”

少年道人道:“人之根本,三魂七魄,是為元神。”

“而炁既已滿,那麽就要與元神合煉。”

“使炁歸神,化二歸一,是為聚頂。”

“這一步之後,嚴格意義來說,將不再有元炁的存在,中關之後,只剩下了神。”

“而此刻的神,則已經不能夠被稱之為是元神,而是容納了炁,徹底純粹的一點靈光,道門稱呼為【陽神】之境界。”

後土皇地祇含笑道:“可也,然無惑所言,只是第一步而已。”

“是為【十月關】。”

“是比喻以炁入神,則是真正的復返先天,陽神之初孕,是不遜於懷胎降生的重要事情。因為人間懷胎十月,故而你道門之前輩,稱此為十月關,卻要知道,這個十月只是比喻這一步的重要程度,卻非是十月之功可以完成。”

“故而,你道門稱之為【中關】,就是因為太多弟子執迷於十月之數。”

後土皇地祇道:“此關極難,元神之動,非同小可,這第一步,名為【移鼎】。”

少年道人沉吟道:“丹法之中,以炁為鼎,這移鼎,是要將一點元神,移動到【丹鼎】之中是嗎?”

後土皇地祇知少年道人的悟性,微笑頷首,道:“是如此。”

“但是元神之處本就是極為重要。”

“尋常修行是要庇護,連動都不可讓其亂動,生怕元神受損,而這一步,卻是要將你的元神凝聚一點靈光,而後落入你的炁之中,以其為爐,轟然煉化之,只是移動這一步,一個出錯,就會導致元神的損傷,不必說是突破,恐怕當場便是重傷。”

“這一步,是褪凡登仙。”

“自是步步艱難險阻,一個不好,就會身死道消,甚至於身死魂滅。”

“就連第一步都如此艱難,死傷者眾,斷道途者多,所以當年南極長生大帝憐憫於蒼生之苦,所以才創造了【天帝符詔之法】,修者道途崩塌者,可以求一道符箓,也可登仙,雖然不能不死,卻也可得長生。”

“南極長生大帝和北帝的風格不同,他會為所有生靈留一線之生機。”

“所以,自信可踏破道途者,就自去舍棄符箓步步登仙。”

“而求道失敗者,也可以留下了那最後的一絲絲希望,可求長生。”

“此為【移鼎】。”

少年道人道:“南極長生大帝……”

“嗯。”

後土皇地祇道:“祂的眼中,並無善惡這種範疇,或者說,以善惡去形容他和北帝,本身是一種狹隘,縱然是和他為敵,他也會留下一線生機,而北帝若是認為是仇敵,則是會立刻降下無邊殺伐,也是脾氣最好的一個,你就是破口大罵都不會動怒。”

“其為第一劫紀所生。”

“乃在道祖之前已有生機,不死不滅。”

“曾經硬生生抵著劫劍的正面劈斬而不死,擊殺過上清的分化之身。”

“四禦之中,皆有一面抵達了極致,甚至於在三清之上。”

“北帝之殺戮,南極之長生,勾陳之兵戈。”

女子微笑,而後微微擡眸,道:“咳嗯……”

“以及,後土之沉厚大德,承載萬物,母性慈悲,生死輪轉……”

元營元君咳嗽一聲,道:“娘娘。”

那位五官大氣明朗的女子眨了眨眼睛,自然而然地道:

“只是,道祖之強,在於無有弱點。”

“四禦皆有某一面甚至於在道祖之上,但是,三清道祖卻皆是圓滿。”

“求其道,得其全。”

“而四禦卻是求其極,失其圓,行差踏錯,終究不同的。”

“無惑可要記住。”

元營元君對於後土皇地祇將這些方向性的東西告知於少年,並不覺得意外,因為當年的太乙救苦天尊,也曾經被後土皇地祇娘娘如此教導過,她的性格溫和平緩,囊括萬物,不管這些後輩能走到多遠,方向卻都會給他們指出來。

少年道人道:“那麽,昊天大帝呢?”

於是後土皇地祇神色微頓,而許久後,道:“他?他沒有哪一步是最強的,他是那種,會為了某個想法而付諸行動的求道者,也是踐行在大道上的祭道者,他走的路,和我們都不同,他是【以力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