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且斷汝一半氣運!(第2/3頁)

人道氣運,是聚集萬民的元神一縷於自身,而後駕馭萬民的氣機而戰。

或殺,或護。

一人之力可抵萬人,萬萬人之力。

故而極龐大強橫。

先前齊無惑就有點好奇,這人道氣運究竟是以怎麽樣的方式凝聚這元神和元氣於自身,現在看到太子手中這一枚纏繞沾染了極濃郁氣運的扳指,忽而有了猜測,萬民之元神和元氣,必然是極為混雜的,凝聚在一人之身上,如同自己服下毒藥一樣,會被反噬和影響,逐漸失去自我。

所以這些力量肯定是要在外面凝聚,眼下看來,最終怕不是直接匯聚在了【人道之器】之上,化作了對標【炁】的【人道氣運】。

也就是說,太子的玉璽已經碎了?

少年道人看著談笑自若的太子,已可以推斷到他回到京城之後將會帶來的巨大風暴。

那位人皇,當今的聖人。

渴望著的是萬物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覺。

一劍斬落,卻已廢去太子,而失去氣運和位格的太子也吞噬了最小皇子的氣運。

如此,刀不成刀。

要以刀庇護的那個最後的暗子也再不可能誕出下一代的人皇。

皇帝啊,貧道這一劍,碎去你之後五十年布置,不知道可還喜歡?

不過,與其說是對弈。

倒不是說是這一劍直接將那位皇帝在心中安排好的未來,那一局大圓滿的【文皇帝】名號的棋局,直接掀桌,令棋子散落地上,聲音清脆作響。

是因為吞噬氣運這個過程的損耗,和太子自身的氣運潰散兩個原因,終歸是有人道氣運流轉逸散出來的,一開始齊無惑尚且不在意,但是不知不覺的,這些氣運之氣已經彌散了整個屋子,被他收入袖袍之中殺賊劍微微鳴嘯著,似已經按捺不住。

齊無惑正和這位太子閑談出世之人的修行之道和所見所聞,聲音微頓。

看來此物承載不住太子氣運,白白消耗掉這些氣運,也要維系住自己表面上的狀態嗎?

對於太子之位也實在是看重。

不過由這一炷香時間的近距離觀察來看,齊無惑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人道之器,以及在朝廷之中為官之後的經歷帶來的自身元神變化,二者合一,莫非就是駕馭【人道氣運】的核心法門?

太子氣運雄渾,又被斬斷,還在吞噬兄弟的氣運。

於是齊無惑便可以輕易“看到”太子身上的氣運變化軌跡。

配合人道典籍的記載,慢慢推斷出了些許真相。

自古及今,尚且沒有誰有他這樣的機緣,以這樣的方式去觀測人道氣韻的流轉。

這相當於直接廢去一個太子一個皇子,來將人道皇者氣運的流轉方式展現在他的面前,教導他什麽是人道氣運。

只要不是愚鈍之輩,像是這樣直接的觀察,都會明白。

少年道人自語,這就是豪雄【器·量】?

而後就是好奇——我可否?

黃粱一夢之中,也是元神的變化,不也和這人間經歷類似嗎?

他忽而想到了大道君那一卷書之中寫下的文字,說既已修道,眼光便要長遠。

眼光高遠,心胸開闊,便知道這三千世界無我不可為者之事。

少年道人心中自語,“所謂神通,便是常人不敢想之事,是常人不可為之事。”

既然說在朝堂之中為官的經歷會令元神發生某種變化,再加上人道之器,就可以駕馭人道氣韻,那麽誰說黃粱一夢之中的經歷不可?何妨一試呢?

齊無惑右手微攏,按住劍匣,一縷先天一炁和劍匣之中的殺賊劍接觸。

劍鳴悠長。

斂容正坐,雙眸微闔。

撬動元神之中那些藏匿的記憶,於是氣息便發生了悠長變化。

太子正極親昵地攬著自己睡著的兄弟,如此笑談著說:“百姓皆苦,若是諸如先生這樣的修行者也可以入我朝堂之中的話,那麽以神通之力而為百姓謀求福祉,我人族何愁不能夠成為天下各族之首,何愁百姓不能夠安居樂業?”

正侃侃而談,卻忽而微微一滯。

不知道是否是他的錯覺,他看著眼前之人,忽然覺得眼前的男子臉上其實並沒有戴著面具。

他雖然聲音年輕,但是實際上已經是極蒼老之人。

既老且重,其威難測,竟然隱隱有了面見當朝宰相時的感覺,不知為何隱隱有局促受限的感覺,不……太子心中做出判斷,這種感覺,幾乎是要超過面對當朝宰相的氣度,甚至於讓他都覺得有種擡不起頭的壓迫感,下意識變得緊張。

可這樣的氣質一刹那就消失了。

仿佛只是太子的錯覺。

窗外聽聞鳥鳴,眼前正坐的,仍舊只是尋常的道人。

齊無惑睜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