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當日事,幼者活(第3/4頁)

“道長稍坐,這涉及到其他的東西。”

“我找一找……”

那中年男子又回去了,去取了許多的典籍,而後足足在少年道人面前堆滿了,辨認了一番後,松了口氣,道:“東西確實是沒有缺少的,方才是以傳送陣法,從我道盟的秘境藏書閣之中把這些東西都帶了出來,嗯,這些都是名錄,還有一些是殘缺的法門。”

齊無惑翻看,看到其中有僧有道。

男子起身指著那一卷卷的名字,回答道:“尋常的百姓,當然不會是妖族的對手,只能被吃做血肉,但是人間界尚且還有修行者們,佛門有十三脈佛法之中當年的妙法天慈恩寺,道宗也有踏歌劍派,另外有旁門左道,小門小派者不計其數。”

“錦州之事後。”

“佛門慈恩寺內僧眾三千六百余人,最年長者三百三十一歲,最年少者六歲。”

“盡數死絕。”

“最後逃難的百姓如同潮水。”

“十三名棍僧沖陣打破了妖族封鎖之後,死於邊關玄甲軍齊射。”

“死前不甘,仍道降魔。”

中年男子取出了一些文獻給齊無惑展開,道:

“我們後來去查的時候,發現慈恩寺的所有舍利子全部都耗盡了,後來推占還原才知道,他們砸開了佛堂,取出自己祖師們的舍利子磨成了粉,而後以自己的血混著舍利子寫成佛經分給人們,就知道他門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打算。”

“我們看到僧人的頭顱變成了京觀。”

“佛門天台一脈的傳承,就此斷絕。”

“他們的法沒有了,他們的舍利子也沒有了。”

“弟子沒有了啊。”

“所以這一脈也就沒有了。”

男子取出另一卷卷宗:“至於踏歌劍宗,最是自傲,素來只是師擇弟子,而非弟子投師。”

“是以門中弟子甚少,沿途護送百姓,因此而兵解的劍仙超過六百人。”

“道路上盡數都是折斷的劍。”

“後有鐵騎一軍違抗軍令,似乎不忍,這才在封鎖之中打開了一道口子,道宗枯坐的祖師出關,一劍撕開了陣法,如此百姓才能進入中州,讓錦州的百姓得以從這災厄之中活下來。”

“據說那位道宗祖師也因此壞了修行,而那一軍鐵騎,最後被以違抗軍令之命投入錦州去和妖族廝殺,最終死盡,只余下二十七人活著。”

“盟主率領道盟成員踏入其中的時候,見到的就是這樣。”

“我們沒有如同劍修的決意,也沒有如佛門的覺悟,所以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劍修兵解,看著佛門弟子死盡,我們只能和妖族做生意,用一百五十年的利潤,換了十五萬人性命,也記錄下當年發生的事情。”

“仙道貴生,然不殺無以護生;佛門慈悲,而不忿怒,何以止殺孽,何以證慈悲。”

“是以如此。”

“一百五十年收益,換得了十五萬人性命。”

男子叉手道:“盟主說,大賺。”

“十五萬人之後,自有可踏上修行者,如此可以【結善緣】。”

“我輩也是人族,物傷其類,不忍見其死,是【求心安】。”

“盟中多有狡詐之輩,如此可【正我骨】。”

“眾人皆退後觀望,唯我獨自向西,如此可【揚我名】。”

齊無惑道:“貴盟盟主……”

男子回答道:“入錦州之時探查實情,知是有【著黑衣赤龍服者引來妖國】,歸時遇伏,重創。於六月之後兵解,已去世了,去世之時說大賺,大賺。”

“商人也有商人的買賣,修者有修者的道義,勿要忘記我等為求道者,非求利者。”

“是道盟,非商盟。”

“如此可正我道!”

“令天下知我【明真道盟】四個字,絕無虛言。”

“當年的事情,便是如此……”

少年道人翻看了所有的記錄,書卷,心中推斷許久,嗓音不自覺稍有沙啞壓抑,道:

“錦州,死了多少人?”

男子道:“……道盟推斷,三百七十萬有余,五百四十萬不足。”

齊無惑身子晃了晃。

終究只是少年人,這個數字如同一柄重錘,讓他稍覺得暈眩。

看著之後的紀年表。

“三年後,太子登基,頒《登基德音》”

“號大聖大慈仁德孝皇帝。”

“稱人皇。”

“贊聖明。”

少年手掌按著桌子,自身的元神,元氣,元精不自覺加速流轉,隱隱匯聚,怒意殺意諸多情緒如同碧波之下的滾滾洪流,洶湧澎湃,卻又不顯露在外,那男子道:“此事只有道友知道,還請勿要外傳,畢竟也算是情報,還不知道道友的尊號。”

少年道人念出自己的道號,也寫了下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