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無惑道君通玄寶誥(第2/3頁)

少年道人想起了那少女最後告別時候說的話。

“當然咯,你要是在這三五天裏面就學會了玄壇法術。”

“也可以直接和我聯系的。”

那自是要學會的。

少年道人一只手托著下巴,一個字一個字解讀著這一卷原名為《上清靈寶諸齋儀》的【玄壇原典】。

但凡是規格極高的部分,全部都剝離。

而三大儀軌都具備的東西則是保留。

許久後,齊無惑手指輕輕敲擊桌子,若有所思道:“拆解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似乎所有的儀軌和玄壇都有相同的結構,布下法壇,儀式,以及指向某位存在的【真名寶誥】,法壇應該是強化施法者的性靈,儀軌則是令性靈純凈和強大的方式。”

“最後通過這樣的方法,再以性靈,引動【真名寶誥】。”

“完成玄壇的最重要一步。”

“所以,理論上只需要滿足這三步,就可以施展出玄壇法門。”

“那麽,如果我知道了雲琴那邊的【位置】,而後再強化【我】這邊,是不是可以嘗試從玄壇法門的單向,化作是用來雙向傳遞的法門?”

齊無惑若有所思,而後基於這三大玄壇儀軌。

嘗試簡化儀式。

這只是在扶著墻壁走路,或者說藤蔓順著大樹生長一樣。

比起重新開辟一種法門和神通,簡單很多。

很快,齊無惑就做出了一個看上去,很是像模像樣的儀軌。

少年道人看了一眼《黃箓齋十天尊儀》,想了想,提筆模仿這一步,寫下指向自己的文字。

【太上玄門,佑聖妙法】這代表著最大的師承和來歷。

而後該是行為舉動,少年道人想了想,雖然覺得這樣說自己實在是臉皮都通紅通紅的,但是還是只得如此寫下來。

【居鶴連山,煉丹講法,教化諸靈,以開法脈,惠澤蒼生,居山川主】

【行走於人世之間,遍覽紅塵,位乎於太上之中,行道玄門】

【舉動施為,每合天心,常行大慈,普度厄難】,這是老師給的戒。

最後是直指著自我的名號。

【道門玄微真人,無惑妙道真君】

齊無惑放下筆來,稍微呼了口氣,看著這一番仿照的【寶誥】,卻也覺得很是那麽回事,他隨著老人修持,不過只有短短時間,老者的態度完全是任由弟子們成長,不加以幹涉,是以齊無惑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麽事情,只覺得,這是要送桂花糕必要的一步。

想了想,又將太上兩字全部去掉,不能夠展露師承,便以道門,道家來取代。

將玄微真人也抹去。

方才微微頷首。

“這樣應該沒有問題了。”

“鶴連山本來就不大,這一座山的歷代山神裏面,再加上無惑兩個字,就足以了。”

“再以無惑真君,而非是無惑道君,和牛叔那邊區分開來,從古到今,本也會有名字相同的情況存在,古之某某真人,今之某某真人就是這樣的,不過,在嘗試和雲琴聯系的時候,得要先試試看,要是失敗就不好了……”

少年道人想了想,卻正有一件事情,恰好得要做,也非得這玄壇法才能做得到。

鶴連山。

他已答應了那邊的山中靈性們,說是每年都要開壇煉丹,三年講法,可現在他在中州府城,因為要給人治眼疾,再加上路途遙遠,短時間內回不去。

當時他隨著老師出門,想著的是幾天就回去。

卻沒有想到打坐了足足一年的時間。

眼下至少得要告訴鶴連山那邊,自己沒有什麽事。

若是能夠用玄壇法門,把丹藥送回去就更好了。

但是要如何和鶴連山聯系?如此之遠。齊無惑想了想,取出了一卷玉書,這是當時他講法之後,陶太公送給他的謝禮,裏面有著中州各地山神地祇的名錄,展開來其實是一卷山河走勢圖,將中州的山川都記錄下來了,少年道人找了找,果然也在其中找到了陶太公的名字。

“嗯,這一卷《玄壇原典》裏面是有的,被指向的一方如何去反饋玄壇法。”

“托夢之術。”

“嗯,雲琴和我說過的那位告訴弟子貢品不合口味的祖師,就是用這樣的法門吧?”

“有陶太公蘊含氣息的名字,似乎可以做到。”

少年道人按照這《上清靈寶諸齋儀》記錄的方法,取出了山神符印,又以山神符印和這一卷記錄名字的玉書為依憑作為施法的法壇——法壇本就是作為一種輔助道者的手段,令自身性靈純粹強大,更容易在這茫茫世界之中指向目標的性靈。

而山神符印和具備有陶太公氣息的玉書,無疑是更具資格的。

腳踏禹步,存念如法。

依次誦念道門凈心神咒,凈口神咒,凈身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