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盡歸玄門十三恨(第2/3頁)

齊無惑自語:“魂飛魄散……”

老人點了點頭,溫和道:“至於最尋常的八難,不必細說。”

“畢竟,你也已經見過了。”

齊無惑道:“我已經見過了?”

他聲音微頓,似乎已經有所明悟了,道:“是師兄他們……”

老人回答的聲音溫和,但是似乎是因為之前所見所想諸多事情的原因,落入少年耳中帶著些遺憾:“此八難往往伴隨修者實力而越發地難以割舍。”

“有物混成,在天下先,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稱呼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演化出一切萬物萬法,是為天下母。”

“而修行是本性澄澈,復返於根本,一步步走到【一】那裏,最終尋到包容一切的大道。”

“你現在所見一切,天地蒼生都是三生萬物的一部分,都是對的,但是卻並非我們追尋的東西,有些修道者卻只沉淪於這三生萬物裏面的萬物之一端,甚至於是萬物蒼生其中之一演化出來的一部分東西。”

“如入小徑,不肯自拔。”

“是所謂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打坐煉氣,行且堅固,而自詡得道。”

“陷入這等境地,於人生之上自無對錯,各有追求;可若是從追尋最初最上乘的大道這個目的來看,這便是遇到大【難】了。”

“就連道心都蒙塵,沉淪於八難。”

“又談何三災七劫呢?”

“他們……連走到三災七劫的資格都沒有啊。”

老人慨嘆,又看向玄真的玉簡,道:“而玄真,如同此刻的無惑你一般,道心純粹。”

“可卻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最不會給自己留下退路,無憂無怖,只求大道。”

“最後修行,欲求最上乘法門,不避不退,正面破劫突破,遭遇刀兵劫,雷火劫,心魔劫。”

“連破四十九重劫難,終究力有不逮,並不選擇留魂魄走陰神的道路。”

“無雜念想,於人於己皆不留半點余地,全力一搏。”

“未成而隕。”

“兵解前三呼求道,修道,證道,放聲大笑,就此死去,煙消雲散了。”

老人袖袍拂過,將這石碑上最後遮掩的文字都去除了,剩下的文字彰顯出來,不再是那般地溫潤,而是一下變得淩厲起來。

讀這最後三句的時候,齊無惑忽而沉默——

“十一恨,為證大道,而吾心不堅。”

“十二恨,唯證大道,而吾神未純。”

“十三恨,未證大道,而吾身已隕。”

玄門十三恨。

一連數個恨字,卻並無絲毫的惡意,唯獨強烈無比的遺憾之念,寄托於那無邊凝固的道心,沖天而起,驚起老樹寒鴉幾聲。

老人說得平淡,齊無惑卻仿佛可以看到那一幕,可以想象到這一幕的壯烈和決然。

太上一脈,心自然堅定,神識純粹,恨的,遺憾的,都只是尚不夠而已。

似乎有風起了,天空中的雲氣聚散起來,風壓得很低,不一會兒,竟然下起了雨水來,雨水淅淅瀝瀝,不一會兒便已成了煙籠寒山的景象,如同潑墨畫卷一般,此地的溫度比起齊無惑原本住的地方,更為溫暖些,可既然是冬日,自然是冷雨。

老人手中一柄竹傘撐開,為那少年遮雨,從袖口裏面取出了一壺酒,放在了枯墓前。

那墓前的樹枝微微晃動,玉簡仍舊一如當年。

這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收回道號的弟子。

齊無惑能感覺到了老人的悲傷。

齊無惑還是道:“以老師之能,不能將師兄找回來嗎?”

老人溫和笑道:“找回來?”

他撐著傘,示意齊無惑隨著他走,想了想,問道:“無惑曾經有過黃粱一夢,老夫且試問之,如果你作為官員,而有人徇私舞弊,你會怎麽做呢?”

齊無惑道:“當依照律法而治之。”

老人道:“那麽,若是你見到有人為了私情而貪贓枉法呢?”

齊無惑道:“當監之。”

老人問道:“當你見到有人為了私情而枉顧大道殺人呢?”

齊無惑道:“當斬之。”

老人溫和道:“所以你明白了。”

“生死,是天下最公平的,老夫不會為了任何人去打破這樣的公平。”

“老師不過是帶著你走入門中的人啊,指出前面的道路在何處,且寄予期待。”

“我給你換上了衣服,給你名字,懷揣著期許,傳授你道法,這只是你我緣法,是【小師】。”

“而不是要呵護著你作威作福的人。”

老人道:

“凡我弟子,墜入紅塵,情網,輪回,生死者,我皆不會救你。”

“唯獨等你自悟。”

“這一點,你們其實和任何人都沒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