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見八難,知上中下五品仙境(第2/3頁)

老人嗓音溫和道:“走吧,去見下一個……”

於是少年道人明白,這一條叩問本心的道路,尚且沒能夠結束。

他道一聲是,跟在了老人的身後,一步步往前。

這是一條何其漫長的道路,要以這一位位玄門弟子的經歷和人生作為長度。

之後還有好幾位的師兄師姐,齊無惑都一一地去見證了。

他們都有自己執著的地方,每一位都是天資縱橫,要比現在的齊無惑強大不知道多少,或者寄情於山水,並無追逐大道的欲求,或者喜好於遊戲人間,人間顯聖,齊無惑親自將他們的玉簡收回來,老者每一次都會詢問他,有何所得?

每一次都詢問,他們的選擇是對是錯?

每次齊無惑都回答,無錯。

只是每一次,少年道人思考的時間越發地長了。

當最後一次詢問的時候,少年道人忽然有所感覺,回答道:

“弟子明白了。”

“他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執著,都有自己的選擇,可是都沒有錯,為了留名於後世不是錯誤的,寄情於山水不是錯誤的,有情愛,願意生生世世相守也不是錯誤的,這些東西和選擇大道一樣,都只是自己的選擇罷了。”

“誰又說遼闊如大道,在眾生眼中,就一定要超過他們所追求的呢?”

“若是如此的話,大千世界,未免無趣。”

老人笑起來,道:“上善。”

他頗為欣喜,道:“無惑能自悟到此,這一份禮物也是接住了,你若是頑石,此番行走除去警醒之外也就沒有作用了,你我該在這裏分別,而今則不然,可以和你稍微提一提修行上的高處了,倒也對得其玄這個字。”

老者一拂袖,而後隨意坐在兩棵松樹之下,一青石之上,溫和笑問道:

“無惑可知仙人否?”

齊無惑點頭,回答道:“朝遊北海暮蒼梧,可得長生,有神通,妙法萬千,不可言說。”

老人道:“可知仙神品階?”

這是少年往日並不知道的知識,於是道:“請老師教我。”

老人撫須道:“尋常煉氣士,走錯了道路,吐納元氣,搬弄精神,只知修性而不知修命。”

“便入最下品者,是為屍解仙。”

“雖有三五百壽元,卻不得大道,不得逍遙。”

“雖然稱呼為仙,實則鬼也。”

“是走錯道路,急功近利者的下場,無惑戒之。”

“而尋常修者,吐納煉氣,修行性命,不悟大道。”

“於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最終走到了三花聚頂的道路上,如此的境界,可以稱之為是人仙。”

齊無惑忽而明悟,道:“是玉陽子師兄……”

老人頷首,淡淡道:“他這樣的人,也是積累下了外功,但是過於執著,連求道者都算不上,往後偶有福緣,走地祇一路是為山神土地,走陰司一路則是鬼將城隍,或領符詔,升上天宮,做一尋常仙人,辛苦奔波,終日不得清閑,可得一枚丹丸續命。”

“雖然是仙,不過是尋常,天庭之中各大帝君天尊的名下多有如此官吏。”

“在天則為天官,在地則為地官,在水則為水官。”

老者又道:“比人仙高些的,便已經能勘破這些執著卻又難以放下,已經悟道卻又不能脫身,困頓於道門八難。”

“本是天地之才,卻又執迷不悟,悟而不脫,終究小成。”

“可長生住世,號為陸地神仙。”

齊無惑心中被觸動,若有所思:“是現在的玉妙師姐。”

老人頷首,復又隨意道:“那上清門下,弟子雖多,九成不過是如此之才。”

“尚且不如你師姐。”

“而她若有一日可以勘破,自己走出來,自此用功不已,修行到超凡脫俗。”

“走到陰盡陽純,能為身外化身的地步。”

“能三花聚頂,可五氣朝元,在老夫的口中,如此便可以稱呼為神仙。”

“於道門能法天象地,於佛門號他化自在。”

“玉清門下得到真傳的十二位弟子,倒也有大半不過是如此氣候罷了。”

兩棵老松之下,那位白發白須的老者語氣一如既往地平淡且溫和,天地萬物卻安靜無比。

寂靜得可怖。

不知道何時起風了,整個天穹都被遮蔽起來,日月都昏沉了。

可風卻也不流動到這裏,水流停止了變化。

周圍的所有土地神靈盡數都消失不見,仿佛萬物皆寂,那聲音溫和,只入了齊無惑耳中。

“至於以天地神仙之才,苦修破劫,不執著於物,卻又有大氣魄,敢於入劫三界。”

“或者傳道以得天地氣運,或者入劫以破煞氣積累功勛,等到了三千功滿,八百行足,步步前行,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便是天仙,若是三清門下,就稱呼為混元一氣上方大羅天仙,非三清門下,則是混元一氣上方太乙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