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寒啊,伯娘聽說你樹皮也剝得特別好,那個,你能不能教一下伯娘?”

昨天她家男人她也看過,不過她家男人,主要教的還是老爺子兒子孫子,她們這些婦女,大多是一旁打下手。說實話,她心裏眼熱得很。這可是一門手藝啊。

趙氏的話音一落,幫著李家掃地的、收拾灶台的、刷洗木盤的……統統停住了。

趙氏還算好的,這屋子裏的女人,大部分只聽說了一個割樹皮,其它是完全不知道。

這可是一門手藝啊,學多了一點,在家裏那就更能挺起腰來。以後傳給自己的女兒,嫁出去,不怕婆家人說嘴。

“行啊,這有啥。”李小寒痛快應道,“伯娘幫我把那把砍柴刀拿過來。”

“哎。”趙氏的聲音又大又響亮,細聽卻帶著微微的顫抖,笑得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實在想不到這麽李小寒這麽爽快的答應了,學一門手藝多難啊,尤其她們這些女人,整日圍著灶台打轉,琢磨那一日三餐雞毛蒜皮的事情。未必多驕傲,只是沒有其他選擇。

現如今,能學一門賺錢的手藝,趙氏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貪心,然後又擋不住心裏的喜悅。

喜悅過後,趙氏又十分愧疚。

往日村人對李賢東一家的閑言碎語,她不是沒聽過,不過是隔房的親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想想,自己實在冷漠。

只是以後,但凡再有一丁半點的閑話,自己肯定立馬上前撕掉那些人的嘴。趙氏心裏暗暗發誓。

聽到李小寒的回復,一旁掃地的、洗刷的、收拾的婦女全都動起來,“哎,等等我把手上這功夫做完。今日我們可真是有福了,多虧了小寒啊。”

“說那客氣話幹嘛,我家人手不夠,這原本屯著做家具的杜仲樹,現在這筆橫財放在這裏,都沒有人剝皮呢。”李小寒爽快笑說。

她說的是實話,這時候的人們不認為人力是財富,殊不知人力能換來時間和自由,那也是財富之一。

換一種說法,早剝皮早買錢,落袋為安。

眾人卻只當她安撫大家,這木頭放在這裏又不會變少。一把子力氣能換來一門手藝,那是夢裏才有的事。

“來來來,把那木頭一起擡出來。好,就放這裏。”李小寒指揮眾人。

“嬸子們看哈,這割樹皮呢,首先橫著上下環割一圈,這力道要穩要準,到木質部位就可以了,再順著樹皮的紋路豎割一條。”

李小寒一邊操刀一邊示範,“然後,順著縱縫將樹皮輕輕的撬起來,用刀一點點往一邊推,另一只手可以幫著拉扯。”

“好,這樹皮就完整剝起來一塊了。”李小寒的動作又穩又快,把一塊完整的樹皮割出來,“這樣方方正正品相良好的樹皮,新鮮賣的時候最受歡迎,做幹杜仲皮的時候,也好分割大小。”

“仁和堂的張大夫是個齊整人,最喜歡大小一樣、方方正正的樹皮。不同品質的樹皮,可是不一樣的價格,我琢磨著,能差好幾文呢。”

“哎呀,這真是,你看著這樹皮,方方正正的,最難得的,裏面沒有一點破損,光滑到不得了。這就是手藝啊,要我我也喜歡。”趙氏說到。

“可不是,可不是。小寒,再來一次,讓咱們再看一看。”

“行。”

能再學一門手藝,這群人再次迸發出百分百的熱情。

……

李賢東和王氏帶著一幫人從山下回到家的時候,大家已經學成手藝歸去,李家再次回歸寂靜。要不是材料不夠,這幫村裏的大娘子小嬸子能待到李賢東他們回來。

聽到門外敲門聲,李小寒上去,打開大門,“爹,你們回來了。這是??”

李賢東見李小寒看著眾人擡回來的樹幹和樹枝不解,笑著解釋說,“這不出炮制幹杜仲皮要木柴嘛,趁著人多,我們把這杜仲樹枝幹擡回來當柴火。”

李小寒看著拖在後面的那一截杜仲枝葉,想到了什麽,到底抿了抿嘴,沒有說話。

“進來吧。”李賢東把大門打開,對李小寒的愣神不以為意,“這孩子,杵在大門口幹嘛呢。”

“賢東啊,我們都放柴房裏了。”幾個漢子把柴火放進柴房,看見檐廊那晾曬的樹皮,眼裏冒起一陣陣的羨慕的光。

李賢東把今日割到的樹皮放到堂屋地上,招呼說道,“今日辛苦了。”

“賢東哥,你說啥話。咱們都沒謝謝你教咱們這掙錢的法子呢。咱們這就回去了,明日一早上山。”

“哎。”李賢東擺擺手。他今日受到的尊重比前半生還多,雖然話還不會說,但是好歹姿態自然了一點。

眾人把東西放下,這便四散開去回家了。

李小寒回過神來,笑道,“爹,娘,喝口水,先歇一歇,我已經把飯煮好了,菜也準備好了,熱一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