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小寒瞳孔一縮,定王!

雖然那本科舉文中,作為前期一個略帶對比色彩的配角,自己堂哥李智遠只在前十幾章出現,後期基本沒有任何描寫。

但是,男主的人生自然不會是平靜自然,科舉高中算什麽,其中為表明男主才華橫溢,書中安排了帝王變更的大背景:

男主是在當今天子景帝年間考上秀才的;

然後景帝太子崩了,景帝沒有立兒子定王或平王作為繼承人,而是立了太子兒子為太孫。

三年後,景帝駕崩,太孫登基,號承正,男主是承正元年恩科舉人、進士、狀元,承正年間三元及第,多麽輝煌,前途在望。

不料,剛中狀元,承正帝下令削藩王,定王、平王一起反了。

最終,定王打敗了自己的兄弟,將自己的侄子承正帝拉下馬,成為新皇,號永定。

這個時候,男主這個承正年間的狀元就很尷尬和艱難了。

不過,正是困難的境地,才能凸顯出男主的與眾不同。憑借自己的才華,男主偶遇永定帝,從此明君遇良才,譜寫了一曲君臣相得的佳話。

作為全書連個名字都沒有,只是在介紹前期男配時一筆帶過的背景板女配,李小寒可能永遠都不會跟男主扯上關系,如果沒記錯,此刻男主還是隔壁村一個小學生,正跟著寡母艱難的生活。

如果是投資主義者,李小寒應該乘機接近男主,對此時正在低谷的男主施恩圖報。

可是,此刻的自己家,對外也只是一個一窮二白被掃地出門的窮光蛋,有什麽資格對男主施恩呢。

而且即使發財了,李小寒也不準備去投資男主。

這可是一本男頻文,投資男主,很容易將自己投資到後宅裏面去。眼見著男主以後飛黃騰達,眼見著男主以後佳人相伴,李小寒對成為後宅一員沒有興趣。

見過大雁獨立飛翔,如何還會願意甘心鎖進籠子裏做金絲雀。

但是,可以避開劇情男主,卻無法忽略後期的大背景。

天子削藩、藩王造反、帝位更換,隱藏在其中的波瀾跌宕根本不是個人力量可以阻擋。

在波浪壯闊的浪潮裏,人如浮木只能隨波逐流,不知漂往何處。

亂世人不如狗。身為一個平民,在這等戰亂中,能不能活下來,有時只能看運氣。

而她李小寒的的運氣,不知道能不能好一點?

“小寒,你在想什麽?”

看見李小寒神色劇變,然後神情恍惚久久回不過神來,李賢東擔心問道。

“沒什麽,只是一時之間想不到仁和堂背後來頭如此之大。”李小寒勉強解釋道。

這個解釋說服了眾人,再聰慧早熟,畢竟只有13歲,見過的世面也就這麽多,驟然聽到自己去過的一家藥堂居然跟大人物扯上關系,一時反應不過來也是正常的。

“只不過,族長,九月初,氣溫尚算宜人,但現在已經馬上進入十月份,接下來可能就是冬天,天氣寒冷,采割樹皮不一定能成活。”李小寒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

人不能因為未知的恐懼而把自己活活嚇死,最應該做的,是活好每一分鐘的當下,抓緊一切的養分來壯大自己,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度過困難。

波瀾壯闊的浪潮可能會沖走一棵孤木,卻無法毀壞一片連綿的森林。

如何在接下來的亂世裏面活下去,具體的想法李小寒還沒有。

但是,既然宗族曾經在亂世裏逃難成功,說明在亂世裏,宗族的力量不容小覷。

人多力量大,有時候是一句實話。

本能的,李小寒開始展現自己,提升自己在宗族裏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是這等道理。族中的林地,我會派人分次實驗的了。最壞就是樹木枯死,我們再采割全樹樹皮罷了。”族長說道,繼續又問,“聽說你扡插分枝和收集種子,都是為了培育新樹苗。”

“是,不知道能不能成,總得試一試罷。”李小寒指的是種子培育,聽聞那張老夫人是扡插的杜仲枝條,但是成活率不高。

其實因為杜仲樹的種子帶有一定膠質,培育起來有一定的訣竅,這個時代的人不知,便一直只能用扡插法。

“好。既如此,我便禁止所有族人私下傳授杜仲樹的相關技術,所有人都必須來學習幫忙一天。你們覺得如何?”族長說道。

李小寒等人對此自然沒有意見,料來族長和三叔公來之前便已經商量過,李小寒三人原本也想著最好的結果便是這樣。

一行人說話間,便把事情定下了來,其它的不過是再把細節一一確認。

王氏早先在廚房裏煮飯,上完茶之後,她完全插不上話,怕飯焦了,幹脆回到廚房裏忙活。此刻晚飯大概已經做好了,飯菜香從廚房裏飄出來。

眼見李賢東家要吃飯,族長便站起來說道:“好了,這件事便這麽定了。德有,信和,你去生義叔家和生禮叔家說一下,就說我和三叔公定了,遇到其他村裏人問他們杜仲樹的事情,一句話都不許說不許教,統統讓他們來找賢東。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