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難怪只是個主編

搜狐要上市的事在國文集團內部並不是什麽秘密,但因為之前集團一直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所以職工們大多不甚了解其中內情,只是以猜測為主。

早前搜狐四輪融資時,估值3.8億米刀,就曾在國文集團內部掀起一陣熱烈的討論。

那個時候國文集團手中還握有搜狐18%多的股份,經過第四輪融資,國文集團的股份價值近7000萬米刀,國文集團內部在議論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置信。

如今距離上市討論還沒到半年呢,搜狐就在米國納斯達克上市了,國文集團手中的股票價值再次翻了數倍。

這種造富效率讓大家在震驚之余,更多了不勞而獲的忐忑感。

哪有錢來的這麽快的?

搜狐上市帶給國文集團職工們的震撼還沒過去,從中午吃飯開始,便有國內媒體在陸續報道搜狐在米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消息。

報道潮持續了兩天時間,從電視到報紙、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幾十家媒體參與到了搜狐上市的報道當中,也算是對得起搜狐“中國互聯網第一股”的牌面了。

這些報道引起了國內眾多民眾對於互聯網和搜狐這家公司的關注,無形之中也為這個新興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一波利好消息。

這天上午,林為民又拒絕了一場禮部組織的活動。

自從《人民日報》發出了那篇簡短的文章之後,連續一個月時間,官方對於《李建國》和林為民本人的宣傳就一直沒有停下過。

一開始的宣傳規格太高,林為民想拒絕都沒辦法開口,這種生活他經歷了半個月時間。

總算是把那些規格高、級別高的單位和活動給應付完了,剩下的活動他是打死也不去參加了。

最近這一周多時間,他連著拒絕了一堆邀請,人肯定是沒少得罪,但也沒辦法。

別怪林老師看人下筷子,人到中年,有些時候實在是力不從心啊!

外界對於《李建國》的討論仍在繼續,好在現在輿論高峰已經慢慢過去了,林為民的壓力也跟著小了不少。

別人都是巴不得作品評價越高、越出名才好,可林為民現在卻是怕的不得了,他早過了需要出名的時候了。

到了下午,好長時間沒見著面的張朝陽出現在了國文社。

前段時間為了籌備搜狐的上市,他在米國待了一個多月時間。

現在距離搜狐上市過去也快一周時間了,搜狐上市之後他在米國待了三天時間,前天才回到燕京,倒了一天多的時差之後,沒顧得上去接受各路媒體已經約好的采訪,第一時間便來到國文社跟林為民見面。

“不錯不錯,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點互聯網新貴的樣子了!”

一見面,林為民便調侃了張朝陽兩句。

搜狐上市,給張朝陽帶來的改變確實是巨大的。別的不說,光是那種意氣風發的勁頭看著就欠揍。

“您就別調侃我了,我這不一回來就來見您了嗎?”張朝陽笑言道。

林為民笑著點點頭,“有心了,有心了!”

張朝陽來國文集團,其實沒什麽正經事,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感謝的態度。

在搜狐公司短暫的發展過程中,國文集團對他們起到的幫助是不可取代的,有這麽一個省心、大方還隨時願意出手相助的股東,對搜狐來說是件幸事。

閑聊了一些在米國籌備上市期間的見聞,張朝陽突然說道:“那天路演的時候我遇見個米國的獨立投資人,他跟我聊起來,說他以前給一個低調的華人投資家服務過……”

張朝陽的話說到這裏停住了,因為他察覺到林為民眼神中的變化,他連忙笑著說道:“這事純粹是巧合,我真不是故……”

“跟你聊這話的那人叫什麽?”

林為民的話等於變相承認了張朝陽所聽到的傳聞,張朝陽其實也不敢確定真假,本來只是想試探一下,沒想到會真的摸到答案,他內心有些忐忑,同時腦海中想到那個投資人的話,又有一種難以置信。

眼前原本平易近人的林老師,形象突然一下子就變得高大起來,又隱隱有一種神秘莫測之感。

“保羅·托馬斯。”張朝陽老老實實的回答。

林為民沉吟著開口說道:“我那個公司啊,兩年就換一茬人,這幫人可沒少拿錢,都簽了保密協議,你遇上這人也是個不怕死的大嘴巴,不知道跟多少人聊過這事。”

張朝陽急忙說道:“我們倆那天是酒會之後無意間聊起的,他那時候喝多了,他之所以跟我說起這些也是因為對您的敬佩。”

林為民擺了擺手,“我知道了!”

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味道,讓張朝陽徹底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