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好好贊美它

自84年開始,國內的稿費標準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有了很大幅度的漲幅。

前幾年千字十塊錢的稿費標準就算是到頭了,可現在動不動就是千字十幾塊。

千字三十五塊錢固然是打破了記錄,但這個稿費標準對於林為民來說基本屬於聊勝於無。

林為民在談話之間流露出了幾分自己的想法,王蒙眼神怪異的看著他。

“你當誰都是你林百萬呢?”

老頭一劍封喉,林為民啞口無言。

“走了!”

這天聊不下去了。

等林為民走後,祝偉一臉艷羨的望著他的背影,“千字三十五塊還嫌少啊?”

王蒙調侃道:“要不說人家是林百萬呢,越有錢才越要錙銖必較。”

祝偉想了一下,好像有點道理。

下午五點,辦公室的同事們陸續收拾好東西離開,祝偉走在最後一個鎖門。

來到車棚取了自己的鳳凰牌自行車,隨著國文社的下班大軍匯入了朝內大街。

他家住在白家莊,就在東三環邊上,離團結湖很近。

過了朝陽門,祝偉找了個書報攤停了下來。

“來份《人民文學》!”

祝偉付了錢,接過雜志。

四毛錢的定價,從76年復刊到今年,《人民文學》堅持了快十年。

祝偉在編輯部工作兩年了,這兩年關於刊物定價的問題一直在討論,可定價始終沒有漲過。

《人民文學》畢竟不只是一份要創造效益的刊物而已,它更代表了中國文學界的最高標準,對比經濟效益,它所能產生的社會效應和文化效應才是更讓國文社和上面看重的。

回到家中,做了一碗面條,正吃著呢,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是李陀。

李陀臉上帶著幾分興奮,“我看過了!”

一句沒有沒尾的話,仿佛暗號一樣,祝偉立刻心領神會,邊禿嚕著面條邊問道:“感覺怎麽樣?”

李陀叫喊道:“一個字,牛逼!兩個字,真牛逼!三個字,牛逼大發了!”

祝偉聞言忍不住笑了出來,“你這數學都是哪個老師教的?”

“哪個老師教的不重要……”李陀拉過椅子坐下,他正想說話瞧見了祝偉放在桌上的《人民文學》,他順手拿了起來,揮舞著說道:“我告訴你!這部小說一出,什麽《李自成》、什麽《康熙大帝》,都得靠邊站,以後歷史小說我只認這部《大明王朝1566》。”

祝偉這會兒幾口吃完了面條,將飯盆放到池子裏,隨手刷了幾下,放到櫥櫃裏。

“你這麽說也不怕得罪人!”

“好就是好,我說的是實話。我又沒說這兩部小說一無是處,其實這兩部寫的都不錯。關鍵是對手太強了!

這個林為民,他……他是怎麽寫出來的啊?”

李陀滿臉驚嘆說道。

祝偉終於坐了下來,“是啊,我們也好奇。”

“你說,他之前真的對於明朝歷史沒什麽研究?”

祝偉搖著頭,“據我所知,是沒有。他這人啊,在社裏沒什麽架子,跟誰都能聊,以前反正是從來沒聽他說過這方面的事。”

“那還真就是為了寫這部小說才了解的明朝的歷史?”

李陀說著臉上的表情更加震驚,他很難相信《大明王朝1566》這樣一部精才絕艷的歷史小說,竟然是一位對明朝並無多少了解的作家寫出來的。

“聽說泡了大半年的圖書館。他這人你不了解,真正寫起東西來快的很。《霸王別姬》十幾萬字才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這回寫這部《大明王朝1566》花了接近一年時間,已經創紀錄了!”

李陀聞言臉上不禁流露出幾分苦澀,“這事我當然聽說過。這他麽的,天分那麽高也就算了,寫的還快!”

“要不怎麽大家都說,他是真正的老天爺賞飯吃呢?”

李陀點點頭,認同祝偉的話。

接著他又翻起了《人民文學》,抱怨道:“你說說你們也是的,為什麽要分兩期發呢?這讓人等的多心焦!”

祝偉問道:“你看完了?”

“那哪兒能看完啊?這麽好的作品,我得慢慢品才行。”

祝偉無語,“那你催個屁!”

“早晚得看完,我總不能看一個月吧?”

“那沒辦法,誰讓他寫的太長呢!四十多萬字,一期實在放不下,你總不能讓我們虧本上這部小說吧?現在都不賺錢。”

刊物的版面是有限的,期與期之間的差的頁面無非是幾頁、十幾頁而已。

可以《大明王朝1566》的篇幅,要是一期都發出來,多的可不是幾頁的事,而是近百頁。

在不提定價的情況下,國文社能虧到吐血。

“嘿!”李陀的表情帶著幾分遺憾,又翻起手上的《人民文學》,“寫的長也挺好,好書寫的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