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氣

幾天後的上午,平日裏這個時候的辦公室應該是靜謐的,可今天卻透著幾分躁動。

“為民,是上午來吧?”

“是,我特意讓他請假過來的。”

林為民回了賀啟智一句。

那天林為民讓老覃看完《棋王》的稿子,把稿子拿回了辦公室,立刻引發了同事們的熱烈反饋。

大家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如此讓人驚喜的作品了。

更關鍵的是,這個叫作阿誠的作者,好像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一樣,大家以前連聽都沒聽說過。

阿誠回城的前幾年,跟《今天》那夥人走的非常近,那幾年燕京的不少文化活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不過《當代》跟《今天》完全是兩條路線,是以編輯部的人都沒有聽說過他這號人。

一個毫無名氣的新人,出手卻是如此的成熟且讓人驚艷,所有人都好奇,這個阿誠究竟是個怎麽樣的人。

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阿誠終於敲響了編輯部辦公室的門。

如同進了盤絲洞的唐三藏,他瞬間便被眾多“妖精”給團團圍住。

阿誠這人,從來不懼大場面。

面對眾多對他充滿了興趣的編輯,應對自如,不時的在聊天當中穿插幾句小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只不到一個小時時間,編輯部的所有同事便對阿誠充滿了好感。

更相信,《棋王》這樣的小說是出自他的手。

“行了,行了,差不多就行了,人家是來取稿費單的,等會還得回單位上班呢。”

林為民打斷了同事們熱情的聊天,將阿誠從一群人當中拯救出來。

林為民去給阿誠取來了稿費單,交到他手上,調侃道:“以後你還是別來我們編輯部了,直接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啊!”

阿誠笑著,正想說話卻停住了,他的眼睛看到稿費單上的數字。

“一百四十塊啊!”阿誠驚嘆著。

《棋王》的總字數不過一萬四千字,一百四十塊錢,那就是千字十塊的稿費標準。

阿誠雖然沒有在刊物上發表過作品,但文化圈他混了幾年,對於現在的稿費標準自然是清楚的。

千字十塊,對於絕大部分刊物來說,已經是頂格標準了。

林為民道:“《棋王》的質量很高,稿費自然要配得上它的質量。”

《當代》近兩年的勢頭很猛,隱隱已經有了國內文學刊物領域頭把交椅的趨勢。

在這樣的刊物上發表小說,得到的還是千字十塊的稿費。

盡管之前阿誠幫助父親出版過著作,但真正的讓作品登上刊物的經歷,阿誠這還是頭一遭。

能得到這樣的重視,誰能不激動欣喜呢?

阿誠痛快的笑了起來,都說士為知己者死,他現在深切體會到了這種感覺。

林為民拍拍阿誠的肩膀,“以後手裏要是有什麽稿子,記著往我們這裏送。”

阿誠點點頭,“沒問題。”

就是沖著這份稿費,也得送來啊!

這年頭,像《當代》這麽大方的刊物可不多啊!

林為民又從辦公桌的抽屜裏掏出一個用報紙包著的包裹,遞給阿誠。

阿誠打開報紙,裏面是幾本古籍,他面露訝色。

“這……”

“那天在我家,看你挺喜歡這些書的,送給你的!”林為民說道。

阿誠一貫平靜的情緒被打破了。

從他下鄉插隊的時候都要不遠千裏背著一大箱子書就知道,他是個愛書如命的人。

更別說林為民送給他的這幾本書都是極為稀有的古籍善本,價值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

“這……我……”

一向能言善辯的阿誠一時間有些張口結舌。

林為民這時笑著說道:“就當是慶祝你的第一篇小說發表在我們《當代》上,以後好好寫,爭取多發表一些小說,最好是能結集出版。”

面對林為民的美好祝願,阿誠沒有言語,而是重重的點著頭,眼神堅定。

“嗯!”

送走了阿誠,林為民回到辦公室。

一雙又一雙眼睛盯著他,走到哪盯到哪,哪怕是臉皮厚到林為民這個程度多少也有點頂不住了。

“你們這是幹嘛呢?”他不禁開口問道。

柳蔭嘆道:“我終於知道你小子為什麽組稿那麽厲害了!”

“為什麽?”林為民問。

柳蔭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賀啟智幽幽道:“投其所好,恩威並施,軟硬並用。”

姚淑芝補充道:“最重要,肯花錢!”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後面這句太重要了。

林為民不由得唾棄道:“庸俗!太庸俗了!你們這思想啊,狹隘!”

可惜,他這套對於那幫作者好使,對於同事們好像不太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