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又讓他裝到了

謝飛遲疑了半天,才道:“林老師,你理解你對作品質量的關心,可電影改編畢竟已經不單純是文本方面的創作……”

“這個我當然了解,所以我才要提前跟你說清楚。”

林為民說完之後,便靜靜的看著謝飛。

氣氛有些沉默。

電影自誕生之日起,便是導演中心制的行業。

但林為民從一開始接觸戲劇創作便是人藝,名義上的導演中心制,實際上卻是編劇中心制。

畢竟創院三老,郭老萬。

哪怕是有焦先生這樣的大佬鎮壓,也無損這三老的光輝,簡直就是BUG。

到了《懸崖》和《潛伏》,電視劇導演通常是沒有什麽創作野心的,林為民的小說底子好,人家任豪才懶得自由發揮。

可電影導演跟林為民接觸的戲劇創作者們的創作習慣有很大的不同,這幫人通常具備極強的折騰能力,創作欲望爆棚。

到了片場基本就是“我是恁爹”的狀態,別說是編劇了,在中國這旮旯,制片人都不好使。

謝飛跟林為民算是熟人,對他的作品,包括改編成績自然是了解的。

他心裏也承認,林老師人家是有這種資本的。

話劇有《觸不可及》、《霸王別姬》,電視劇有《懸崖》,單拎出來哪一部作品的改編成果,那都是響當當的存在。

這說明什麽?

說明人家文本底子夠強!

別管你是什麽方式呈現,戲劇創作的根本還是文本。

可理解歸理解,謝飛畢竟是電影導演,他欣賞林為民作品當中的那些觸動人心的故事,但更怕他的這種習慣動搖了自己在劇組作為導演的權威,甚至有可能導致整部電影拍攝制作的動蕩和流產。

“那如果我找林老師您老擔任這個電影的編劇呢?”謝飛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不想錯過《套馬人》這部優秀的作品。

林為民沉吟道:“劇本我可以寫,但只能根據小說來寫,您能接受嗎?”

謝飛有些無語。

一個電影導演想要改編一部小說,固然是因為喜歡小說本身,但你要說不想夾帶點自己的私貨,那是不可能的。

誰還沒有個創作欲望了?

要是都按照你原著小說來,還要我這個導演幹什麽?

“林老師,電影畢竟是導演的藝術……”

得,這句話出來,林為民就知道謝飛已經很不滿了。

這個時候的謝飛剛拍了《火娃》,還沒拍出那幾部後世讓他獲得大獎的電影,稱不上是大導演,脾氣還是很好的。

“呵呵,理解理解。”

林為民笑著說了兩句,便沒了下文。

謝飛一看哪裏還不明白情況,閑聊了幾句後,便提出了告辭。

林為民客氣的將謝飛送出編輯部。

等回到了編輯部,祝昌盛才一臉玩味的調侃道:“我終於明白為什麽沒人找你拍電影了!”

林為民沒搭話,反倒是柳蔭跟個捧哏的一樣,:“為什麽啊?”

“還能為什麽?受不了他這份氣唄!”

辦公室裏的同事們不由得哈哈大笑。

祝昌盛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貼合實際了。

剛才大家聽著林為民說話都覺得憋屈,人家好歹也是導演,到你這趕上要飯的了。

林為民無奈的搖了搖頭,等你們看了後世編劇們的遭遇,才知道什麽叫要飯。

林老師我這頂多算是為未來的同行們收點兒利息!

翌日,央視的黃一鶴來找林為民。

眼下已經十月中旬了,距離84年的春節還有三個多月時間,春晚又該籌備了。

過了兩天,林為民騎著摩托車來到南禮士路上的廣播大院。

廣播大樓西側的平房裏,央視的編導們,還有去年晚會的幾位主創匯聚一堂。

“老朋友們,又見面了!”黃一鶴的開場讓大家露出會心一笑。

今天不是正式會議,就是個碰頭會,導演組把大家叫過來,主要是為了摸摸底,看看大家都能出多少節目,然後再安排節目編排。

輪到林為民的時候,他臉色淡然的來了一句。

“黃導,我就不報了,你缺幾個節目到時候再跟我說吧。”

臥槽!

今年又讓林老師給裝到了!

關鍵是,大家還不覺得人家是在吹牛逼。

遙想去年,黃一鶴開完會沒兩天,人家就拿了好幾個本子過來,到最後還高風亮節的讓斃了一個。

就這實力,用得著吹牛逼?

黃一鶴只意外了兩秒便眉開眼笑,當導演的最怕什麽,他不怕節目不精彩,也不怕觀眾不滿意,最怕的就是節目開天窗。

有了林老師這樣的人才,開天窗?

估計這個名詞從此以後就告別黃一鶴的導演生涯了。

他能不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