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央視開年大戲

在外面浪了二十天再回到燕京,九月初,燕京的酷暑已經過去大半。林為民感到空氣中的一絲涼爽,此時剛好是傍晚,跟之江仍顯悶熱的天氣比起來,燕京的傍晚簡直不要太舒服。

下了火車沒有直接回家,林為民先是找了個澡堂子,洗去了一身的疲憊和汗水才回到什刹海。

“壯壯,開門啊!”

林為民敲了半天門才想起來,這個時候韓壯壯應該隨《霸王別姬》劇組在滬上演出才對。

他拿鑰匙打開院門,韓壯壯也走了好長時間,家裏面的家具都落了些灰。

林為民沒空去清理這些東西,這一個星期他可累壞了,得好好歇一歇。

放下行李,脫了衣服躺在床上沒幾分鐘,林為民便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林為民精神抖擻的騎著摩托車來到國文社上班。

“呦,為民回來了?”

“好長時間不見啊,為民!”

一路跟大家打著招呼,林為民來到後樓二樓,找到蒙偉宰辦公室。

“領導,我來銷假了!”

蒙偉宰這會兒也剛進辦公室,正在沏茶,“嗯,知道了,作者們都見到了?”

“那是肯定的,咱什麽時候耽誤過工作。”

林為民不用讓,自然的做到了沙發上,順便給自己沏了杯茶。

蒙偉宰瞪了他一眼,問道:“有什麽收獲沒有?”

林為民拍了拍隨身帶的黑色公文包,“三份稿子,兩篇中篇、一篇短篇,質量沒得說,還有兩篇馬上就會寄到咱們編輯部。”

“你說沒得說就沒得說?是不是答應人家肯定會發了?”

林為民嘿嘿笑了兩聲,蒙偉宰道:“下次可不能把話說的這麽死了。”

“知道了。領導,質量確實不錯。”林為民替自己辯解了一句。

蒙偉宰道:“對你的眼光我自然信任,但萬事沒有確定就不要輕易向人家作出承諾。”

林為民自然能聽出蒙偉宰話語中的好意和指點,“明白了。”

“大家對於我們編輯部或者刊物的工作,有設麽意見或者建議嗎?”

林為民聽到這話立刻來了精神,“還真有!”

蒙偉宰頓時來了興趣,他提著茶杯來到沙發處,坐在林為民旁邊,“詳細說來聽聽。”

“領導,我在之江和大家交流,聽到最多的名詞就是——筆會。”

“筆會?”

“沒錯。這兩天各地的刊物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每天幾乎都有新的刊物誕生,而且這其中很多絕大部分還都是純文學刊物。

這幫刊物為了籠絡各地的作者資源,真是花招百出。

最常見的招式就算是筆會了。依托刊物的人脈、當地文協、文化部門等各種手段,各種名頭的筆會層出不窮。”

蒙偉宰聽到這裏微微頷首,“這個我倒是有些了解,現在大家都流行搞這個嘛!”

“領導,您應該明白,全國範圍內的作者資源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

林為民說到這裏,蒙偉宰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們之前也搞過筆會。”

“不一樣了。領導,以前的筆會多單純啊,我們邀請的也多是給我們刊物供稿或者有潛力的作者朋友。

現在的筆會要多了幾分功利性,作者就那麽多,他們的作品也就那麽多,光靠發掘新人,不確定性太高了。”

林為民從包裏掏出一本雜志,是八月份的《滬上文學》。

“您看,這個‘關於現代派的通信’的專欄,刊登的是馬驥才、黎陀、劉心武之間對於高行健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這本書的評價意見,目前是造成了一定的反響的。

至少我在之江的時候,他們在《滬上文學》上的這種探討是引發了當地文壇關於‘現代派’問題的爭鳴的。”

“我給您看這東西並不是說這東西為什麽沒在我們刊物發表,畢竟我們《當代》沒有這種專欄。

我想說的是,隨著生活水平和通訊手段的發達,我們這代作者的交流將會比以前更加頻繁,以後這種爭鳴將會越來越普遍。

這種爭鳴所帶來的東西,就是我在當初堅持給作者朋友們返還手稿時提到的影響力。”

蒙偉宰徹底明白了林為民的意思,他思忖著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們也應該尋求擴大《當代》在文壇的影響力,方法包括但不限於舉辦筆會等辦法。”

林為民拍手,“沒錯。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去!”林為民剛想中二幾句,就被蒙偉宰給打斷。

他靜心想了一下,腦海裏閃過了幾個念頭。

提升一個刊物的影響力方法有很多,比如發表作品的影響力,這屬於硬實力,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

再比如搞評獎,可如今《當代》頭頂上有國文社這個婆婆,跟文協一起壟斷了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的評獎,《當代》如果再另起爐灶未免有浪費資源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