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遊館

船政學館修建時考慮到時時要看船, 占整個學堂的面積最大,還刻意臨著海修了船塢。

學館中央修了三層高樓,樓頂修了觀海高台。高台一半是露天, 放著觀星儀等物品。另外一半則修了寬敞的議事廳。

張文貞導引著謝翊君臣一路從樓梯上來, 正是在議事廳內歇息。眾人看著這議事廳嵌著玻璃大窗, 鋪著簇新的地毯,顯然已提前收拾過, 纖塵不染,又典雅大方。

議事廳中央放著花梨木長桌,靠墻設紫檀長條椅, 數張六角小桌、都配著扶手靠椅套椅、馬杌等, 桌上設著茶具。顯然平日師生也在此議事。

張文貞請謝翊上座, 其余大臣也都各都按品隨意坐了下來, 一些品級較低的翰林院學士們則多侍立在側,有學生等人端了茶過來上茶。

許蒓親自捧了茶奉與謝翊,謝翊接了過來看那粉瓷蓋茶杯上的花枝圖樣卻是自己畫的, 便知道是許蒓日常自己用的,心內一笑,只慢慢喝了口茶。

便先起身走出高台, 俯瞰學堂,一目了然, 船塢前後、學館裏圍著船的學子不少,盡皆穿著一式的學袍, 在督學的安排下匆匆來回。一側露台欄杆處, 一位道士模樣的正在那裏帶著幾位學生觀遠做記錄, 同樣身側有著女道士亦正在描繪星圖。

謝翊便命張文貞:“去傳那道士來。”

須臾那老道士小步趨近, 大禮參拜。

謝翊看他頭上蓮花冠, 身披鶴氅,手持拂塵,面容紅潤,倒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戲謔問道:“這位是先生?是道長?”

老道士打了個稽首:“老道虛塵子,現在船政館任天文地理科教授,見過陛下。”

謝翊已想起來這虛塵子是誰,看了眼窗外那女冠正低眉順眼侍立著,風姿綽約,明白過來那正是昔日攝政王的妾室楚微夫人,含笑看了眼許蒓:“臨海侯用人,倒是不拘一格。”

許蒓忍著笑躬身作揖:“陛下,不僅用道士,我們還聘請了幾位西洋的傳教士,他們對我們的欽天監的天象記錄和歷法十分欽佩,我正央著沈先生為我通關節,打算派他們去京裏欽天監學習呢。”

“虛塵子道長天文地理無所不曉,許多學生都願意轉去與道長學的。學堂成立三年來,這裏的海岸水位,天象,星象,洋流潮漲潮退的時間,都是虛塵子道長帶著玄微女冠,以及諸位學生記錄下來,對出海幫助極大的。”

方子靜忽然笑了一聲,謝翊也不以為怪,轉臉笑道:“武英公如何發笑?”

方子靜道:“我看老道長教的學生,能蔔吉兇、能看家宅風水,能堪輿點穴,看來畢業後混口飯吃是定然不愁的。”

一時眾臣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虛塵子歷來臉皮厚度驚人,也並不以為意,只笑道:“有大人這一番褒揚,老道今後收學生定然更容易了。”

謝翊笑問:“既有老道士把關,且問這萬邦大學堂這選址如何?”

虛塵子一伸手,道袍袖子風中飛揚,他胡須震動,雙眸灼灼:“稟陛下,請看這山梁海崖如潛龍,潛龍得水,水到官便至,神童狀元出;再看這水深山壯,山若寶印,印綬居水口,金堂玉馬極人臣。陛下!此處為風水寶地,修建學堂,定出忠臣良將,來日都為國之棟梁,中流砥柱之臣,為陛下效命!”

謝翊微微一笑,看了眼許蒓,知道這是他安排好這拍龍屁的老道士來哄自己開心呢,笑道:“願借道長吉言。”

張文貞笑道:“陛下英明,自然是天下英才來投效。”

謝翊問張文貞:“這船政學館共有多少學生?學什麽功課的?”

張文貞連忙上前指點著各處向謝翊稟報:“船政學館課程分堂課、船課,堂課有海道天文、升桅帆纜、駕船泅水、槍炮操演、水電魚雷、測量繪圖、制船造船等學科,另又有教導《春秋左傳》《戰國策》《孫子兵法》《六韜》等兵法。船課每年由津海衛水師營提督率學生乘船出海實習,途中對學生進行考核,記操行分。”

“船政學館的學生最多,有一千多人,大多為當地軍戶、水師烈士子弟、漁民之子,他們來學船政,一則為找口飯吃,減輕家裏負擔,二則學點技能謀一條出路。”

謝翊饒有興致問:“減輕家裏負擔何解?”

張文貞道:“三年學堂,住宿免費、紙張課本免費、夥食費按月繳納,若確實困難,粗糧玉米面饃饃和海帶蛋花湯、青菜蘿蔔湯、腌菜都是免費的。春秋各發一套校袍,若實在困難的,可申請去藝圃工讀,每個月領工錢。若是月考學業優異,可蠲免學費,也可擔任助教、督學,兼職取酬。”

謝翊問道:“大善也。藝圃是何地?”

張文貞指向船塢旁邊道:“設在船塢旁,為學堂所辦的工坊,面向津海制船廠、機器廠、織布廠、藥廠、粉彩瓷窯、珠玉坊等工廠工坊,承接一些日常的繪圖、制零件、撿藥等瑣碎工件,按件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