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滿足

三人說了一會兒話, 便就開始最終核校,三人一起一人一份,看得也快, 很快便定了稿。青錢帶著兩個小丫鬟過來接了稿子, 端了一碟新蒸出來的熱糕給他們。

新米糕熱騰騰的撒著芝麻, 插著長簽子方便取用。許蒓偏不用簽子,他自幼就喜歡整塊吃, 伸手拈了一塊,怕汙了書稿,跑到了窗邊一邊吃著米糕一邊看著外邊春明湖的風景。

夏日風吹來, 許蒓坐在窗邊看著外邊水色渺渺, 風輕雲淡, 不由想起當日九哥在這裏說重屏會明圖的情形, 無意間擡眼卻看到原本埋首稿紙裏的範牧村忽然擡頭注目於他,許蒓一怔,舉起糕:“探花要吃嗎?”

範牧村目光落在許蒓滑落的寬松葛紗袍袖上, 袖緣細密繡著雲紋,這其實和許蒓從前一向穿著風格不太一樣。他大部分時候與京裏的高門子弟一般,多穿燦爛的錦繡絲綢袍, 金玉配飾,襯上容貌秀美, 正是富貴王孫氣象。今日忽然穿這寬松的大袖葛紗袍,配著卷雲高冠, 襯出了他肌膚似玉, 眸如晴空, 透著一股隱逸清靈之氣。

葛麻織出來的布多少還是有些粗糙磨人, 制成薄又光滑綿密的葛紗, 制作過程並不容易,畢竟太薄了很容易破,又極容易皺。唯有粵東那邊的葛好,能織出光滑細密又薄透的葛紗,往往都作為貢品。大部分人穿葛紗多是在家中燕居穿,圖個涼快吸汗,多是鎖個邊制成素袍。

在輕薄的葛紗上用極細的絲線繡上雲紋,這是皇家織造局愛做的事,因為陛下自幼就尚簡樸,愛穿布衣葛衣,但到底是天子之尊,尚服局怎麽敢真把粗糙的葛袍給皇上穿,因此便用極細的絲線在葛紗上繡上花紋,再呈禦用。

他神情復雜道:“你喝的什麽茶?一股杏仁香。”

許蒓怔了怔拿起茶杯聞了聞:“不是杏仁茶,是茉莉花茶呢。”

範牧村道:“……大概是我聞錯了。”心裏卻想起昨天陪著皇上聽慧溪大師談禪時,皇上身上傳來的藥香味,大概是久咳不愈,用了太多的枇杷杏仁之類止咳的藥,皇上身上一直帶著微苦的杏仁香。

另外一邊羅禹州卻帶著幾個夥計扛著一箱書過來,滿臉生風:“少爺,按您的吩咐書都送來了。”

許蒓看到精神一振:“賀大哥、範大哥來看看,這是剛印出來的《三國演義》、《龍圖公案》,還有一些新書,今兒我先讓他們送來兩套給兩位大哥看著。”

賀知秋拿了一冊《三國演義》沉甸甸在手,笑了聲:“這下可算比老張占了個先兒。”

許蒓笑道:“我也讓人送一百套去閩州捐給海事學堂去。”

範牧村慢慢翻了看,看到除了三國、龍圖公案,另外還有醫書等,卻是翻到了《馬經》,他記得父親當初從宮裏專門借了這本書出來看,他旁學雜收,那段時間忽然對養馬感了興趣,還說過這書只在宮裏有絕版書,可惜了。

陛下……說是為了報答救駕之恩。

現在,許小公爺,應該已經知道皇上是誰了吧?

眼看著將將到了午時,賀知秋卻是要回衙門,說是有個急案要回去審,匆匆走了,範牧村神思不屬,也順便提了回去,許蒓滿滿當當讓人提了兩箱書,讓他們跟來的小廝都拿了,又添了好幾樣南洋帶回來的醬料香料為伴手禮,將他們送走了。

這才喜滋滋回了樓上,找了青錢和羅禹州來,開始計算成本以及要鋪出去多少本才能賺回來本錢。

羅禹州笑道:“少爺從前只當玩,我如今也只當少爺要送人,做了好一批禮盒,只等著少爺說送誰就趕緊送出去。如今竟是認真要賺錢?這本錢已投了許多,若是真的要賺錢回來,還得好好鋪貨。這認字的人畢竟少呢。”

許蒓嘆息道:“是啊,榜眼大人和我說,書局在江南才賣得好,這些在京城怕是賣不出多少。不過先送些給同窗好友確實是正經,先替我裝好,我出個單子,明日派人替我一家家送了,武英侯府那邊送一套去,沈先生那邊我親自去送。”

許蒓看了看成本,心道:這成本竟這麽高,掙錢不易呀,虧我還和九哥誇口掙了錢要分九哥來著,看來得鋪貨。

他道:“物以稀為貴,去弄一些貴一些的螺鈿漆盒來裝。除了醫書平價賣。其他都價格翻貴一些,只賣高端,這可是絕版書,對外就只說是適合傳家的,《馬經》就主要向客商推銷好了。”

青錢笑了聲:“少爺就是腦瓜子靈。”

許蒓卻又吩咐道:“羅管家這幾日帶上幾個好手去津港看一下,挑一家門面買了,閑雲坊去那邊開家分店,順便打聽打聽那邊市舶司的消息,要不動聲色,把那邊市舶司裏頭主事的和諸班官吏的底細都略微打聽打聽。”

羅禹州笑了聲:“少爺這還找什麽?咱們夫人在那邊有好幾家鋪子,門面都極寬敞的,那邊管事的也都是咱們家老管家了,都精於世務。你要打聽消息,我明日就動身,保管很快就回來,給少爺打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