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哥哥帶我走

60

有限的認知,讓一個小鄉村的村長難以理解,一個知青,一個牧馬的少年,居然能出版書籍。

實在是太難以置信了。

知青會寫書,他還能稍微理解一點,畢竟他也知道施懿是城裏來的高材生。

但是牧馬少年淩秋桑,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除了比其他孩子機靈一點,腦子靈活一點,也沒別的長處了呀,怎麽現在還能寫書了呢?

淩秋桑笑著,又拿出報紙,“之前懿哥給報社投過稿子,我們再去出版社投稿,人家就認真看了,覺得我們的書還可以。”

“你不說這個,我還差點忘了。”林安從包裏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你們走了沒幾天,我這裏收到施懿的信,我看地址就是報社寄過來的。”

當時他也沒多想,畢竟施懿是城裏人。

施懿接過信封,直接打開,裏面是報社的回信,還有一同寄過來的稿費。

報社沒有出版社那麽大方,給的稿費就很常規了,信裏說兩篇稿子都收了,稿費加起來也只有三十塊錢,同時也歡迎他繼續投稿。

“謝謝村長。”

林安不由得有些感慨,能出版書籍,也是出息了,不過他心中更傾向這本書是施懿寫的,至於淩秋桑寫的那部分,多半也是施懿幫他潤筆過的。

否則,他實在是無法理解書都沒讀過幾天的孩子,居然能寫書。

淩秋桑也不準備解釋這個問題,他笑著,“林叔,這書籍之後可能會再版加印,之後還會有稿費,這本書的稿費,我和哥哥商量過了,全部都用來支持村小學的教育事業。”

他說這話,林安就更震驚了。

他看著面前這一堆的物資,就知道這稿費應該不會少。

林安不太確定地問施懿,“所有稿費?”

施懿點點頭,“雖然不知道這本書後續還能不能出更好的成績,但是應該不會太差。”

這個時候大家的娛樂並沒有那麽多,看電話,聽廣播,但內容也會有一定的限度,來來回回就那些。

所以這個時候喜歡看書的人還挺多的,而他們對自己的書也有信心。

施懿細細地講述了他們的打算,村裏的孩子確實都送來讀小學的,但也僅限於讀了個村小學,會寫字,會加減乘法,這對普通人來說,基本上已經足夠了。

但是如果要走出這個地方,讓村子富裕起來,只有這些學識,那還是不夠的,所以如果順利的話,以後的稿費,還能支持孩子們去鎮上,甚至是去縣城,讀初高中,或者是考大學。

兩人幾乎把這件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聽得林安都熱淚盈眶的,就連一旁的劉浩也都是心頭滾燙,他也是沒想到兩個年輕人居然有這麽大的抱負。

“你們啊,讓我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林安擦了擦眼角的淚光。

淩秋桑寬慰他,“林叔,村子裏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是看著我長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今年我有把握考上大學,之後可能一年才能回來一趟了,以後跟出版社對接稿費的時候,還得交給您來辦。”

施懿也跟著點頭,“這些年大家都對我這個知青很是照顧,也沒有別的能報答大家的了。”

總歸,肉幹生意,是村子裏大家的生意,多少能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現狀,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也有了他們的稿費作為支撐,以後應該能比現在好得多。

林安眼含熱淚地拍了拍兩人的肩膀,“你們都是好的,具體的章程,明天我再去跟大家商量一下吧。”

“行。”淩秋桑也不就捏,“來,林叔,先看看我們這次帶回來的東西。”

最基礎的,也就是給村子裏孩子們帶回來的書籍,鉛筆作業本這一類的。

書籍大多數都是他們去黑市淘的二手貨,這個時候也不講究這些,能有除了教科書以外的書籍給大家增長見識和知識,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些都是實用性質比較高的,村子裏都能用得上的。

“你們咋能弄這麽多東西回來?”林安覺得不可思議。

“跟劉浩他們的大貨車回來的,大貨車嘛,順道就拉上了。”淩秋桑隨口解釋。

劉浩愣了愣,在他的記憶裏,好像也沒這麽多東西啊,不過他也沒細想。

總歸都是一起回來的,這些東西也都是跟他們家車一起拉回來的,總不能是半道上買的。

他不知道的是,淩秋桑剛才送他去村委會安排住處的時候,這些物資基本上施懿從他們的空間戒指裏拿出來的。

“行了,你們先去卓瑪家吃飯。”林安說,“這些東西都帶回來了,等下叫村子裏的人派個代表過來分。”

他也是為了讓村子裏的人記得淩秋桑和施懿的好。

村子裏的人雖然是對淩秋桑有恩,但他並不希望村子裏的人會挾恩圖報,未來,淩秋桑會走出這個貧窮的地方,也會有一定的作為,他也不希望村子裏的人會黏上去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