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王爺正面上

煙花三月下揚州,來都來了,不去江南轉一轉,那就可惜了。

他們先準備去蘇州府看看,無論是在哪個世界,蘇杭一代都是繁華的象征,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除了京城以及周邊,全國幾乎就是江南最富裕了。

淩秋桑和施懿駕著馬車,排隊入城,來的這一路上風光無限,他還挺期待的。

掀開馬車的簾子,探出腦袋:“這進城檢查是不是太嚴格了?排這麽長的隊。”

施懿在看書,聞言看了一眼,“按照常理來說,進城檢查嚴格是為了百姓的安全,但這明顯有些不對勁。”

淩秋桑也是一樣的想法,他親眼見到一個挑著蔬菜的老農,籮筐裏的蔬菜被城門口的士兵翻來覆去各種檢查,原本鮮嫩的蔬菜都揉捏碎了。

老農在一旁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拭淚。

另外一個推著小推車的,看起來也是個小攤販,借著袖子的遮擋,給那檢查的士兵塞了什麽東西,然後那士兵只簡單地查看了一下就放行了。

淩秋桑蹙了眉頭,大晉已經取消進城稅了,就是為了方便百姓們能夠自由出門,要是每次進城都得交錢,哪怕是一個銅子兒,那也是對百姓的一種負擔。

而現在看,這些士兵明顯是在陽奉陰違。

明面上確實是不收取進城費了,但你要是自己‘不懂事’,那可就不好說了。

“背後必然有人撐腰。”施懿道:“只是巡城和守城的官兵,怕是不敢光明正大的這麽幹。”

他看那些進城的百姓儼然是已經習慣了,這就說明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淩秋桑有些怒了,興致勃勃地來這裏度蜜月,順便考察一下地方官和發展情況,結果還沒進城門,就碰到這種掃興的事兒。

“靜觀其變吧,桑桑。”施懿還算是比較淡定,“貪官汙吏永遠都是殺不完的,江南一帶原本就比較富裕,每年的稅收也正常上繳,怕是有別的原因。”

先前一次性殺了這麽多貪官,但江南到底是離京城太遠了。

淩秋桑明白這個道理,“我就是想知道,他們這裏背後的靠山是誰。”

施懿卻突然想到什麽,“愈王的封地好像就是江南。”

還真把這人給忘了,愈王,先皇和西域公主聯姻生的兒子,早早地就領了封地去就番了,封地恰好就在這裏。

至於這沒地位的愈王,封地居然如此富庶,這是先皇的遺旨,貌似是那位西域公主頗得先皇的寵愛。

前太後也拿遺旨沒辦法,再加之這愈王的身份對他們毫無威脅,所以從來沒把他放在眼裏。

他們來這裏大半年,也只在帝後大婚的時候,愈王進京參加典禮,他們遠遠地見過他一次。

淩秋桑還記得,這位皇弟送給他們的新婚禮物價值不菲,但這愈王平時也很低調,參加完婚禮就走了,之後也沒什麽消息傳到京城。

甚至是之前清理太後黨的官員,這愈王封地之下都只有幾個不成氣候的小爪牙落網。

年年賦稅準時上繳,還遠超其他州府,不管是他,還是之前的太後黨,都沒拿他當一回事。

現在一想,這未必不是障眼法,難不成這愈王覺得天高皇帝遠,躲在這兒做土皇帝呢?

不過這都是他們的猜想,現在還不能確定,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先進城看了再說。

排了有差不多半個時辰,這才輪到了他們的馬車。

這效率,真的是太耽誤事兒了,淩秋桑窩著氣呢,可偏偏守城的官兵還想故意找事兒。

“誒誒誒,馬車上的,趕緊給我下來,馬車上還拉了什麽?通通都要檢查。”

淩秋桑不想動,施懿卻下了車,“兩位官爺,我家弟弟身子骨差,是來蘇州府求醫的,還請官爺行個方便。”

那官兵看施懿的穿著,再看這馬車,就知道這兩人必然不缺錢,那就沒那麽容易放過他們了。

“不管你們是來幹什麽的,進城都得檢查,前段時間匪寇猖獗,迫害百姓,好不容易才制住了匪徒,這是咱知府大人定下的規矩,擔心匪徒混進城,進城必須檢查。”

聽起來冠冕堂皇,要不是淩秋桑之前就看到這官兵收百姓的好處,他差點兒就信了。

現在他們當務之急是進城,他柔柔地咳嗽了兩聲,“哥哥,為何還不進城?”

嗓音裏也帶著幾分疲憊。

施懿似乎是沒辦法了,然後為難地掏出了幾兩碎銀,偷偷塞給了官兵。

官兵這下滿意了,“算了算了,看在你們是來求醫的份上,這次先放過你們。”

進了城,才知江南繁華,完全不比京城的差,反而多了幾分屬於江南水鄉獨特的優雅。

淩秋桑靠坐在車窗邊,聽著吳儂軟語,剛才的情緒也減緩了幾分。

施懿在外面駕車,“情況似乎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