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過節(第4/5頁)

司農寺官員完成所有的秤量以後,核算出土豆平均畝產一千九百斤,紅薯平均畝產三千八百斤,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當下就帶了這些日子的記錄,拉了一車土豆和一車紅薯進了國都城,送到宮門外。

不僅如此,官員們還照著小徐農仙的描述,寫了土豆和紅薯的各種吃法,烤著吃是最簡單的。

當天,景和帝、皇後和太後,以及滿朝文武,都吃到了香甜軟糯的烤紅薯,以及沒那麽甜但是很糯的烤土豆。

屬實是滿座皆驚的程度,飛來醫館真是眾仙雲集的地方,有飛來醫館的大郢如此幸運!

景和帝卻想到一樁事情,問司農寺官員:“孤記得當初還種了玉米。”

司農寺官員又哭了:“小徐農仙趕春種的時候就說了,玉米種偏嫩不夠成熟,可能種不出來。那麽多畝地總共只收了一筐,全都留種,等到明年再種。”

景和帝微微點頭,給了司農寺所有官員封賞,還另外給了司農寺治下農戶們賞賜。

司農寺官員們滿心歡喜地領了賞,高高興興地退下。

年齡很大的官員暗下決心,一定照著醫仙的要求鍛煉身體,明年才有可能嘗到飛來醫館的玉米!土豆和紅薯都已經這麽好吃高產了,不知道玉米又該是何等美味?

……

國都城裏,飛來醫館大廚下山進駐醉霄樓的消息,在當天就傳播開來,早食的生意天天爆滿,兩位掌櫃喜出望外之余,隱隱也有些心疼。

因為按照約定,劍南道二次賑災時,醉霄樓按照飛來醫館營養師的建議,做了很多雜糧肉末胡餅作為賑災糧一並帶出國都城。

簡稱“痛並快樂著”。

同時,經過食堂大廚分批下山教徒弟,終於把醉霄樓的廚子們鍛煉得可以上山實習的程度。

七月三十,廚子們特別認真地沐浴更衣,收拾包裹。

八月初一,他們在破曉出發,駕著醉霄樓的馬車,裝了用心準備的新鮮食材,用最快的速度通過延平門,一路向西,遠遠就看到了矗立的“天梯”,激動不已。

而對於醫院全體工作人員來說,天氣應了“七月流火”,氣溫降得很快,中午還是熱,晚上很冷,雖然醫院一年四季基本恒溫,但進進出出還是有些不適應。

醉霄樓廚子上山的事情,忙碌的醫護人員根本不知道,只是在當晚,食堂增加了醉霄樓的特色大菜——渾羊歿忽。

廚子們共扛一張大木盤走進食堂,盤子裏放著的是一頭完整的冒著熱氣和焦香的烤全羊。

醫護人員有些懵,天剛冷就吃羊肉?還是烤全羊,好奢侈!

但是吧,端上來的明明是羊,為何報菜名的時候解釋是禽類菜色?

正在這時,一位廚子拿出刀來,把羊肚子剖開,大家才發現裏面竟然有一只烤鵝,哇!

廚子又拿刀把烤鵝的肚子剖開,裏面是滿滿的肉和糯米飯。

醉霄樓的廚子們第一天上山,就感受到食堂特有的輕松氛圍,大廚們和氣但要求不低,會把事情說得很詳細,與他們小時候痛苦的學徒經歷完全不同。

所以,廚子們很用心地把烤全羊、烤鵝和糯米飯細分成若幹份,足夠讓每位醫護都嘗個味兒,因為後來還有醉霄樓的特色菜——蒸豬肉。

醫護們多少有些挑食,有些人不吃羊肉,但因為醉霄樓廚子特別的烹制方法,以及他們真摯的眼神,每個人都吃完了。

總結下來,羊肉有極淡的膻味,但因為復合香料的關系,混合以後肉香的味道更濃郁,味道不錯。

接著,廚子們就端著一盤盤的蒸豬肉走到食堂,按四人一盤的份額上。

醫護們望著熱騰騰的蒸豬肉,以及擺在盤邊搭配的復合蒜汁和金黃色面餅,覺得這也有點意思。

廚子給醫護們示範,因為有些緊張,挾肉片的時候還差點掉在地上,總算穩住以後才將蒸得很爛的肉片搗蒜,淋上復合蒜汁,然後用金黃面餅包裹就可以吃了。

醫護們有樣學樣,一大口塞嘴裏,肉香蒜香和面餅的焦香混合起來,還讓人挺有食欲。

蒸豬肉吃完以後,醫護們見廚子們收走盤碟,裏面隱約傳來上菜的聲音,沒多久,廚子們端了一盤又一盤亮紅色的、似曾相識的菜色走來。

走在近前一看,醫護們驚詫地發現是螃蟹,頓時又驚又喜,思量著今年中秋節還沒到就吃上了?

下一秒,他們就發現隱約有什麽不對勁,這螃蟹是糖蜜腌成甜口的,老天啊,怎麽能這樣暴殄天物?直接水煮一下多好!

醉霄樓的廚子們因為醫仙們吃了前兩道菜,心中歡喜,以為第三道菜也一樣受歡迎,萬萬沒想到,醫仙們的臉色神情能這麽復雜,哪裏不對嗎?

食堂大廚見了,過來打圓場:“我們這裏做螃蟹直接水煮,煮熟煮透,灑姜絲蘸醋,吃個鮮甜味兒。你們這做法,真不太習慣。”和巧克力餡的餃子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