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預防最重要(第2/2頁)

魏璋仔細琢磨了一陣,認真解釋:“太子下山以後就會想辦法關閉平康坊和胡姬酒肆,然後就會命令平康坊的女子和胡姬們分批上山體檢,有病治病。”

“飛來醫館的診斷和治療都需要時間,她們上山先治著;然後太子就會讓文武百官分批上山,一樣是體檢的由頭,但其實是在篩查,同樣是有病治病。”

“與此同時,太子會先頒布禁令,然後讓人寫話本子,讓百姓和官員們知道花柳病的來龍去脈,等他們明白這裏面的利害關系……就能權衡利弊。”

“如果有人執意要去,染上花柳病傳給家人甚至孩童,一家人都生病,只能是自食惡果,人丁不再興旺,家族漸漸凋零。”

裴瑩也知道,習俗和觀念的改變不是一促而就的事情,聽魏璋這樣說,也確實有些道理,但還是沒法接受“一人作死,拖累全家”的糟心,可這也不是憑自己心情而定的事情。

只能說,科普之路任重道遠,人心難測,變數太多。

無論如何,先有科學的觀念,然後再有努力的宣傳和教育,循序漸進地推行工作,總能取得效果,有時還能有驚喜。

魏璋時刻觀察裴瑩,感覺到她的松動,也有自己的擔憂,太子身體剛好下山就頒布禁令,不知道會一下子得罪多少文武百官,以及平康坊和胡姬酒肆背後錯綜復雜的牽扯利益。

唉……真是操不完的心。

裴瑩卻先一步想到,所有的傳染病都是預防為主,相對於空氣傳播和□□傳播這兩類大殺器傳染病,花柳病算是預防也還算容易、治療也不算太難的疾病。

可是,現代社會預防是使用套/套,大郢該如何預防?總不能免費發套/套吧?

先不說醫院有沒有這麽多數量的套/套可以分發,就算有,宣教也需要花費大量的口舌,真的用起來,能有多少效果,誰也不知道。

裴瑩那個愁啊,傳染病預防是關鍵,可問題是在大郢現有的習俗和觀念下,太子的一道禁令能有多少效果?

正在這時,殷家的妻子兒女一齊大步向裴瑩走來,像看到救命稻草那樣兩眼放光,將她簇擁起來。

裴瑩覺得有必要把花柳病的來龍去脈,對殷家人講清楚,知道明確的病因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可檢驗科錢主任的試驗還沒結果,要不還是晚一些再說。

眼下有更要緊的問題,該把殷家安排住在哪裏?

急診二樓的留觀住滿了孕婦和產婦;搶救大廳裏有皇後和太子;按鄭院長的意思,在醫院外的住宅區還沒建成以前,為了保護原來的病人,不會讓大郢病人住在病房。

最何況,殷家花柳病還有傳染性,真有些傷腦筋。

裴瑩想了想,直接去產房找到了婦產科譚主任,把殷家的詳細情況說了一遍,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麽和殷富安置在一起,但是浪費監護病房資源;或者征用門診三樓的眼科臨時病房,兩到三人間,相對來說,消殺起來也比較方便。

譚主任聽完裴瑩的建議,二話不說拿起對講機找鄭院長,五分鐘後,眼科臨時病房的標記就改成了婦科臨時病房,每張床位都鋪了一次性床上用品,方便消殺。

十分鐘後,殷富家人順利入住;一大家子人,分住兩間房,共六張床位,相處和睦得令醫護人員驚訝。

咦?說好的達官貴人富戶家的“宅鬥驚心”呢?

事實上呢,醫護人員私底下一大愛好就是八卦,第二就是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裴瑩和殷富正妻單燕溝通以後才知道,大家又被電視劇和小說騙了,自古正妻是當家主母,擁有對婢女仆從的處置權,妾不論多少也不論多得寵也都是婢女。

正妻孕育的子女是“嫡出”,妾孕育的子女是“庶出”,庶出也幾乎等同於婢女和仆從,在現代人眼中的同父異母,地位落差大到不可思議。

裴瑩聽到就是記住,保險起見又去問了魏璋,於是,今日份大郢常識補充get。

婦科臨時病房裏,殷富正妻單燕和妾室,躺在柔軟舒服的病床上,雖然有些緊張和焦慮,但更多的是好奇。

飛來醫館處處神奇,真是難以言喻的好地方,尤其是醫仙們溫柔和善,超出她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