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呼……”晏雪洲撐著欄杆,有些發抖。

先前模擬時他用的是上帝視角,天空下的城市就像一座模型,海嘯來時,也就像是舀了一瓢水潑到模型上,有感觸,但一點也不多。

可是,當視角正在落在這座城市的人類上時,親眼看著那些高樓倒塌,看著一整條街道的車輛都被水流卷起掀飛,甚至紮進旁邊的建築裏時,看著居住的人類驚叫奔跑,最後一切聲音又都被海嘯淹沒時,他才終於有了這是天災的感受。

這無疑是極震撼的,在那一瞬間,面對那樣的場景,有那麽一瞬間晏雪洲都會忘記這是遊戲,也只是和遊戲裏的NPC一樣,呆愣愣地看著,做不出任何反應。

在這樣的災難面前,人類是那樣無力,活著是那樣幸運。意外隨時都可以會到來,而在那之前,人們應該學會珍惜當下。

不得不說,星際科技確實是厲害,這樣真實的災難演示,代入感實在太強烈了。

明烈陪著他在陽台上站了一會兒,片刻後,兩人開始做接下來的準備。

新手世界的主線任務基本都是生存六個月,六個月的時間是從世界一開始就會流動的。

這裏面也有這款遊戲面臨的比較大的一個問題。

即,災難開始時,並不是所有玩家都會在同一時間進入遊戲。而進入遊戲後的玩家,也沒辦法不下線,一直等著遊戲任務的時間結束,然後解鎖下一個世界。

這個問題,也是之前晏雪洲產生腦洞時,思考是做成單機還是聯機的關鍵。

這次的災難星球,一顆星球的面積很大,不可能等玩家全都準備好了一起開,它沒辦法做成副本模式。在晏雪洲幾番思考之下,最終以城市與時間作為劃分。

比方說,現在晏雪洲和明烈是第一批玩家,他們這批玩家在遊戲一開服就等著了,這一個時間段連接進入遊戲,隨機的地點就在沿海城市,且會是較高遭受沖擊的。

而過了十分鐘之後再進來的玩家,刷新地點會較後一些,他們同樣也擁有安全的準備時間,不過這個時間不一定會是固定的50分鐘。再往後以此類推。而當遊戲中的“六個月”結束,這時新玩家再來,便只能去下一個服務器。

但當海嘯徹底淹沒幾大沿海城市,這個時間點,玩家再進入遊戲,便是已經遭受災難的幸存者身份,玩家繼承幸存者物資,想辦法繼續活下去。

能夠讓世界陷入末日的海嘯當然不止方才那種程度,那只是第一波沖擊。

當然,第一顆星球到底還是新手世界,要給玩家一個適應期,所以不管先來還是後來的玩家,都會有一個災難倒計時的預警,等後面的世界難度提升,這類提示將不再出現,玩家需要靠自己的經驗以及遊戲裏的各種線索或工具去判斷這顆星球即將遭遇什麽災難或什麽災難正在席卷全球。

至於玩家玩一會兒要下線的問題,晏雪洲目前設有兩套方案,還沒確定到底使用哪一套。

興許會在之後項目創立後與團隊其他人討論之後選,或者設計一個更好的方案。

他目前的兩套方案是:

一、玩家下線之前,自己找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點,遊戲時間與現實是4:1,一天時間不上線,也就是小半天沒在,遭遇突發情況的可能較小。但如果玩家粗心大意,隨便在野外下線,那角色可能會在野外遭遇不測,上線就會受傷或者被搶劫物資,甚至直接死亡。

二、給玩家一個特殊的安全屋,在下線時進入安全屋躲避,這樣一來,不管世界正在遭受什麽,外面有什麽人,都不會影響玩家的安全問題,等玩家上線之後,能繼續之前的任務。

一相對來說真實感更強,難度更高,但不方便也是一個問題。萬一玩家有事幾天都上不了線呢?角色幸運或許還能活一兩天,不幸上線各項數值都飆紅,玩不了一會兒就嘎掉,很容易降低玩家的積極性。

而方案二在遊戲方面,於玩家更為便利。至於真實度與沉浸感,晏雪洲也設想過,考慮如果采用方案二,可以將其作成一個隱藏線索。

——普通玩家或許會覺得,這當然是遊戲考慮到玩家下線的問題而制定的“外掛”,但如果朝玩家的“真實身份”上挖掘,特殊的安全屋便不止是那麽簡單了。

來自另一顆星球甚至時空的玩家們,一進入這顆星球就有相對應的“土著”身份,他們一到,滅世的災難也跟著來了,當這個世界的人在絕望中苦苦掙紮時,這些玩家們卻可以隨時隨地“離開”,在此期間還不會遭受任何傷害。

單單站在玩家的角度上大概不會想到這些,但如果換個位置,站在NPC,這些星球的原住居民的角度上,這件事就顯得非常可怕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