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準備(第2/4頁)

不想被揪著這個話題,她反問男人:“要談出口,不也該銷售科的去談?”

把問題拋給了陳寄北。

畢竟負責銷售的本就是銷售科,陳寄北一個木匠房的,怎麽輪也輪不到他。

男人果然沒問她,淡淡接了她的話,“要談,需要懂日語的,全土產懂日語的就我最年輕。”

夏芍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你學日語就是為了這個?”

“嗯。”

那他計算得可太長遠了,一聽說中日建交就知道會加大貿易往來,想到貿易往來又立馬想到自己單位有什麽可以出口。然後風聲都還沒放出來,他就開始學日語了。

這一步步,只要晚上一點,他就不可能被單位選上去大連。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夏芍此刻更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她把枕頭擺好,幹脆走到男人身邊,“你怎麽突然想摻和銷售了?”

之前陳寄北搞代購,都是讓別人負責帶,他來找銷路。現在家裏不缺錢,他在土產甚至整個江城木匠行的地位也很穩固,換成其他人,絕對想不到要做改變。

多年相處早成了習慣,陳寄北垂下一只手握住她的,才低聲道:“我覺得有趣。”

“有趣?”夏芍琢磨了下這個說法。

“嗯,開創新銷路,做以前做不成的生意,挺有意思。”

以前陳寄北表露得少,夏芍還沒注意。自從為了買房開始賣參,她發現這男人骨子裏其實有種冒險精神,很多別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而且樂在其中。

大概在書裏他之所以能成為首富,也不只是因為他腦子靈活,又是個工作狂。

一個沒有冒險精神的人,是不會走出舒適區做這些嘗試的。

當然陳寄北顯然也不只是因為有趣,男人靠上椅背,摩挲了下掌中纖細的手指,擡眸,眼底烏黑、沉靜,不知何時早退去了當年的尖銳,“我覺得木匠這一行幹不長遠。”

做木桶,的確幹不長遠,夏芍前世除了酒廠,早就沒人用這東西了。

她不說,是不知道怎麽去說,也堅信陳寄北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不需要她過多幹預。沒想到這才73年,陳寄北就知道做這個不長遠,有目的地嘗試轉行了。

夏芍靠在了寫字桌上,決定聽聽陳寄北的想法,“這話怎麽說?”

看她這態度,倒不像是驚訝,而只是單純的好奇,陳寄北垂了眸,“這些年鋼鐵產量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好,有些汽車的車鬥已經不用木制了。食品廠裝醋不好用鐵制品,土產卻難說,而且這幾年的塑料涼鞋你也看到了,誰知道這東西還能做什麽。”

夏芍突然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真正把木桶擠出歷史舞台的,的確是鐵桶和塑料桶。尤其是塑料桶,不知比木桶便宜輕便了多少倍,幾秒鐘就能成型,又結實又耐用,壞了也不心疼。

只是塑料開始廣泛使用要到八十年代後,這才73年……

夏芍覺得自己都習慣了,拍了拍男人,“你想怎麽做就做,姐姐都支持你。”

陳寄北順勢把手搭在她手背上,望著她,“你沒別的要說了?”

未來大佬做事,豈容我等凡人置喙?

夏芍很識趣地起身,“你學習吧,我先睡了。”

她和工作狂的充電效率是不一樣的,她是普通充電器,工作狂是快充。人家充電一小時,精神一整天,她還是趕緊睡吧,省的沒等到跟著大佬享福就老了。

萬一不小心掛了,以後別人提起她,還要嘆一句首富那早死沒福氣的原配。

看她往被子裏一躺,真就這麽睡了,陳寄北斂眸收回視線,繼續背單詞。

第一天一大早夏萬光媳婦兒就來了,照例幫著夏母收拾衛生,做飯。

大鵬很懂事地幫著抱柴火,還拿掃帚把院子裏的雞糞掃了。

飯後夏芍和陳寄北去上班,夏母就和大兒媳拿出沒做完的針線活,坐在縫紉機邊開始做。孫清過來問她們做完了沒,看到新縫紉機也很新鮮,上手試了試。

“要說跑衣服,還得是飛人縫紉機輕省。回頭我把手頭那個賣了,也買一個。”

試完孫清覺得很滿意,又問婆媳倆,“既然有了縫紉機,你們要不要連跑也包了?正好年底都在做新衣服,我還能多接幾個活,省的還得往外推。”

等夏芍中午回來,就發現家裏多了不少布料。

夏母滿臉是笑,夏萬光媳婦兒看著也挺高興,就連秀秀都在旁邊幫著往縫紉機專用的線軸上纏線。

“小孫說讓我們跑個試試,要是行,上衣她抽三毛,褲子抽兩毛。”

人是沖著孫清來的,孫清量尺寸、畫樣子,抽這些一點都不算多。

夏芍聽了笑道:“那媽和嫂子不是要發財了?”

“可不是要發財了。”夏母一副財迷老太太樣,“等我跟你嫂子分完,過年給你包大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