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交流會(第3/4頁)

金美雲沒看他,人卻很輕很輕地“嗯”了聲。

三天婚假休完,何二立滿臉喜氣回單位上班了,就差把“我結婚了”幾個字寫在臉上。

看到夏芍,他還問:“你給我那是什麽酒?真管用,我一喝就不緊張了,就是有點費血。”

有點費血……

夏芍無語了下,“我那也是別人給的,你想要,我再幫你弄點。”

何二立拿到一整瓶鹿鞭酒那一天,陸陸續續有參加交流會的食品廠到了。

廠裏在大門口設了一個登記處,但凡來參加的,統一在那裏登記,登記後會拿到一個小紙牌。紙牌上面是所屬食品廠,下面是參會個人的名字,一目了然。

因為離得近,紅香縣食品廠和鄰市兩個廠是當天早上來的。

來的時候其他廠已經把紙牌用別針別在胸前了,因為紙牌上印了花紋,一看就很正式。

紅香縣的幾個人相互對了個眼神,都發現江城食品廠對這次交流會不是一般的重視。

負責接待他們的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女同志,自稱姓趙,身形高挑,看著十分有氣質。

一路走,她一路給眾人介紹江城食品廠的建廠史。雖然在場也有些參與過本廠建廠的老人,但聽她娓娓道來當時的一些人和故事,竟然也聽了進去。

老人不禁想起了當初的艱苦歲月,新人們也對江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食品廠有了更多認識。

路過黑板報的時候,有人低呼了聲,“這誰的字?寫得真不錯。”

“是我們車間夏芍班長寫的。”小趙就停下來介紹了下,“我們廠這幾種新產品包裝上都印著名字,都是她寫的。我覺得很有代表性,就照著瞄到了黑板報上。”

這是眾人第一次聽到夏芍的名字,只覺得字不錯,應該受過良好的教育。

再接著就是參觀車間了。

眾人一開始根本沒往心裏去,就是車間嘛,誰廠裏還沒有車間了,直到他們去了餅幹班。

“這是我們廠有名的勞模班,全班二十三個人,全都得過勞動模範。其中班長葉大勇同志以前是廠裏最年輕的班長,他們也是我們廠拿過先進集體最多的班。”

以前是廠裏最年輕的班長,難道現在不是了?

還有比二十九歲更年輕的班長?

眾人全都被吊起了胃口,原本還只是抱著試試看心態來的幾個廠,眼裏也少了些輕視。

最後才來到機制餅幹車間,小趙笑著道:“這裏就是這次交流會的主要場地了。剛才我提到的夏芍,就是這個班的班長,此次交流會主要交流的兩個配方也是她研究出來的。”

紅香縣食品廠的兩個人已經心裏有數,其他人卻還是第一次聽說。

小趙一開門,十幾道目光齊齊看去,然後不約而同露出或驚訝或錯愕的表情。

車間內井然有序,雖然都是年齡偏大的同志,忙起來卻一點不缺朝氣。而聽到動靜出來迎接的,是個一身工作服,五官精致笑容平和,看著比小趙還要年輕的女同志。

這就是那個夏芍?自己研究出兩個配方的夏芍?

眾人終於知道現在最年輕的班長是誰了,可這也太年輕了吧?有二十五嗎?

而且不僅年輕、漂亮,看著還有點眼熟……

有那之前參加過省城培訓班的,忍不住跟認識的人嘀咕:“這個夏班長……”

“在省城的時候見過。”不等他說完對方已道,“當時鮑師傅教荷花酥,還點過她的名。。”

前年一共去了二十六個人,要說全部都記得,那是不可能的。

但這二十六個人裏面女同志本來就比男同志要少,夏芍又是裏面最年輕最漂亮那個……

不,所有去培訓的人裏面,只有夏芍最年輕,想不注意都難。之前小趙介紹黑板報的時候就有人覺得名字耳熟了,只是沒敢往一塊聯想,畢竟太匪夷所思了。

誰又能想到當初還和自己一起學習的小年輕,一轉眼就能研究配方了?

這個配方還得到了省裏的支持,牽頭邀請他們這些其他市的食品廠,一起來交流學習。

有人難免在心裏打起鼓,不過不管怎麽打鼓,等下午見到了真東西,就只剩下震驚了。

夏芍並未親自示範,而是直接將班裏的生產內容定成了蔥香蘇打餅幹,她帶著人,從和面到烤制,一個流程一個流程給他們講解,還指了模子,“這個是專門定做的,我這裏有尺寸。當然要是想做成其他形狀的,也可以自己去定。”

不僅講解,還讓他們每個流程都上手試了試,第二天的無糖月餅也是。

絕對有真東西,而且真的能大批量生產。

甚至細究起來,比上次培訓班鮑師傅教的東西更加實用,尤其是蔥香蘇打餅幹。

不管當初是抱著什麽心態來的,都變得認真起來,再看夏芍,也不把她當一個年輕女同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