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他在想能不能拉她的手?

“投身於事業”,這句話許悠妙以前沒太在意為什麽要用“投身”這個動詞,大三那年她就徹底明白了。她為了做自己的首飾品牌,整個身心像在燃燒。而她的努力沒有不辜負,大三就是她人生的第一個爆發期。

如果說這個世界有奇跡,許悠妙覺得自己就是奇跡之一,因為她發現自己身上的品格和能力竟能那麽恰到好處,不是說在哪個標準下品格優良還是能力超群,而是她很知道怎麽用自己思想裏的情緒和想法,她的一切很適合她許悠妙眼下需要呈現出的為人和處事能力。

許悠妙在大三的時候,把自己的首飾事業和代購聯系在一起,她經過兩三年的代購沉澱,有了一定的客戶群,而在這些客戶裏,她認識了不少人也篩選結交了一些人。她在這些人裏拉到了投資,在大三的時候她新增五百萬投資款,找了首飾設計師,開始線上線下布局做營銷,也開了自己第一家品牌首飾店。

許悠妙的第一波客戶定位是大學生,她把首飾店開在了大學城附近,她的門店用了黑色粉色,設計簡約大氣,看上去非常高級,但裏面的首飾價格卻很平易近人。她的店在大學城裏是一道很獨特的風景,在那些平價又廉價的店鋪風格裏異軍突起。

而許悠妙想撕掉的第一層標簽是貧窮的自卑感,她認為能用物美價廉的東西將自己打扮收拾幹凈是一種能力,就比如她眼裏看到的楊娜,不用追求名牌也有自己的風格和品味,在物欲橫流裹挾著人不斷追求物質虛榮的社會風氣之下,應該激發這種自信。

於是,楊娜成為了首飾品牌的第一個故事和代言人。當事人楊娜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普通,會被許悠妙鼓勵雕琢成如此閃閃發亮的寶石。而她從跟著許悠妙開始能自己賺錢,就已經不知不覺變得自信,現在讓她在鏡頭面前說自己的穿搭心得,她開心又自然。她們的第一期的推廣視頻,樸實無華只有真實在當時一波愛秀懸浮高級生活感的視頻中脫穎而出。

許悠妙的犀利策劃風格在第一期宣傳視頻中就初現端倪,她在視頻開頭用黑底粉字寫了一段話:為什麽大家迷戀“物欲”,其實本質是話語權在“物欲”手裏。所以,我們要多說話。

字幕消失後,楊娜和兩個願意出鏡的同學開始聊天,在宿舍茶話會,她們聊生活費聊一天吃什麽想做什麽,互懟說笑。雖然每句話都經過編排,但每句話也都是真實感受,不過兩分鐘後,進入了主題,想吃什麽做什麽成為什麽的最終底色是想被尊重。如何被尊重這是個很難去說明白的事情,但在視頻裏,三個女生明確表態了一件事:“我很討厭那種膚淺的尊重只是來自物質或者外貌。”

這個視頻發出後,有好的評價也有不好的,因為有人說她們認真說討厭什麽的樣子看上去攻擊性很強,讓人感到不舒服。

而這句話,在許悠妙團隊內部也有爭議,有人說換成“我希望”,我希望事情能怎麽樣會比較柔和。許悠妙最後做了決定,她表示一定要說討厭,她認為一個人的內核不能缺少攻擊性,攻擊性是一種信心和實力。她的品牌內核也一定要帶有攻擊性,鬥爭和解放是形影不離的。

許悠妙對品牌的定位很精準清晰,在產品方面她也下足了功夫,內核是堅強的,外在是柔和的,產品展現少女柔美健康為主色調,出了第一個系列“柔風”。

許悠妙找的合作設計師是她課外學習的老師介紹的,是位中年女性,在國外某品牌珠寶擔任過設計師,現也居住在 Y 國。一開始人家壓根看不上許悠妙,還說過許悠妙不過是個小土豪。不想許悠妙很樂意接受小土豪的定位,堅持不懈去找她,線上和她溝通整整半年時間。後來在大三結束的暑假,她還飛去 Y 國找設計師。

去 Y 國,許悠妙是和她設計班老師卓藍一起去。卓藍對要去的城市很熟悉,而她們要去的城市和周斯時讀書的城市不是一個城市,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許悠妙便不想麻煩周斯時,到了才告訴他,她來了 Y 國。

周斯時看到這條信息的時候,怔了好一會,回神趕緊給許悠妙打電話問她:“你說真的還是逗我玩的?”

許悠妙笑說:“我有多無聊,逗你幹嘛?”

“你來怎麽不和我說啊?”周斯時立馬開始急。

“我和卓老師一起來,行程她都安排好了,而且我想你假期肯定有事要忙,不想麻煩你。”許悠妙說。

“什麽麻煩?你忽然告訴我,我才措手不及。你現在在哪,我要去找你。”周斯時說。

許悠妙聽出了周斯時的語氣裏有點生氣,她好笑說:“你別來找我了,我排了行程去找你的,在後天,等我見過何老師就去找你。後天晚上我還約了小嬸表叔,我們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