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出自李白的《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形容的是一種天真無邪,兩小無猜的美好感情。

所以,許悠妙覺得一點也不適合她和周斯時,因為他們的感情從小就很復雜,夾雜著兩家人的關系和利益。

都說大人的事和小孩沒有關系,這話對許悠妙來說就是粉飾太平。她從小就是個聰慧的女孩,脾氣和性格也是天生的,個性容不得沙子。她小時候原本只是討厭周斯時愛哭,她一開始也和所有人一樣以為周斯時是個膽小鬼,可後來她發現他一肚子壞水,竟能經常讓她吃啞巴虧。他總是擺出對她言聽計從的樣子,然後利用她不拘小節爭強好勝的性格,常常讓她背鍋。明明是他想買昂貴的遙控飛機玩具,但他不會直接開口問自己的父母要,總是去教唆許悠妙先心動。許悠妙一心動就非要得到飛機,便會哭鬧著要玩具,最後免不了一頓打,然後才換來了飛機。周斯時不勞而獲,跟著喜滋滋一起玩飛機。

許悠妙大概是到小學二年級才忽然覺悟到這事,原來看似她在指使周斯時,其實都是她在被周斯時牽著鼻子走。皮肉之苦是她受的,錢是她爸媽花的,玩具是她和周斯時兩個人的,誇獎是周斯時一個人的。大人們總說看看周斯時這個孩子,懂事不貪心,從來不會搶許悠妙的玩具。許悠妙心裏很難沒有恨。

而且,周斯時哪裏是膽小的人,他可以從不和人吵架打架,但被人得罪後,他就能背後挑唆其他人幫他打架報仇,還把自己摘得幹幹凈凈。這種事情都能做到,他不是膽小鬼分明就是個孽障。這麽多年,他還總是保持著親和溫柔活潑的形象,她覺得他有時候這麽圍著她轉也是他立形象的一部分,很是虛偽。不僅僅是周斯時,他們周家人都給許悠妙這種感覺。

許悠妙和周斯時成為青梅竹馬,是因為他們父親許漢生和周國維就是發小,兩人穿同一條開襠褲長大,又一起做生意打拼,同做一個行業,在生意場上亦敵亦友。許悠妙在初中的時候,逐漸對父母輩的事情有些明白,然後她就察覺到周國維對她爸許漢生用的招數,就和周斯時對她的招數差不多。而許悠妙的母親彭珍其實也不太喜歡周家,尤其不太喜歡周斯時的媽媽袁莉。

這個袁莉總是一身名牌打扮精致,她每次看到彭珍就要炫耀自己新買的名牌,她還時常教彭珍要怎麽打扮,數落彭珍給許悠妙買的衣服土氣,不舍得花錢。許悠妙小學近視戴上眼鏡的時候,袁莉也惋惜,越發覺得彭珍買給小女孩的衣服不夠精美。而袁莉覺得自己光說不做不像話,便經常親自給許悠妙買衣服,一副不管人喜不喜歡適合不適合的賞賜模樣,硬塞給許悠妙。兩家但凡聚會見面,她要是看到許悠妙沒有穿她買的衣服,都要念叨上一會。她一副淩駕別人之上的姿態,使得許悠妙每次看到她都要躲得遠遠的。

他們周家人,從頭到腳從老到小都透出一股精明勁,虛偽利己,日常興趣愛好就是指導許家人如何像他們一樣更幸福地生活,更聰明地賺錢。

說起來,許悠妙對周斯時的感情多少都帶著點私人恩怨。她橫豎看他不太爽,就想和他分道揚鑣。她的小學沒法選擇,是被父母送去和周斯時一個學校讀書的;小升初的時候,她和周斯時成績差不多,兩人又上了一個初中還同班,她便又忍了三年;初中三年,許悠妙的成績有所下滑,她雖然壓力徒增,但心裏也暗自竊喜可能不用和周斯時考同樣的高中了,結果周斯時的成績也下滑了,兩人中考都勉強擦了重點線,因為學校擴招又一起進了元市數一數二的高中。如今高中,許悠妙唯一能慶幸的就是他們終於不同班了。可誰知道,一聲聲“妙妙”比從前更多了。隔得遠了,一見面,周斯時就開始喊“妙妙”,開心激動跟找到組織一樣。許悠妙有時候用她的四只眼睛看著周斯時也看不明白,她真的不知道他那種欣喜的作態是怎麽做出來的,真的是個人才。

而周斯時要是知道許悠妙認為他是個“人才”,他的尾巴能翹到天上去,所以許悠妙這兩年已經開始懶得嘲諷周斯時了,免得便宜了他。

高中是人生這棵幼苗開始成長的階段,認知像舒展開的枝幹各色各樣,這個年紀好奇心在哪成長就在哪。高一開學才一個月,許悠妙班級裏就在填高考志願,他們班主任李老師要每個人把目標大學寫出來。

許悠妙對大學的認知有點空白,她把這張模擬志願表帶回家,準備找找大學,也就是她的未來。

許悠妙回到家,她哥許靖正準備出門,兩人打了個照面,許靖臭這張臉沒有回應許悠妙的那聲“哥”,穿上鞋就徑直出了門,門都沒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