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第2/3頁)

“這個水潭太小了,沒有多少魚,三花娘娘釣來也不盡興,在下打算找個更大一點的水潭,給三花娘娘垂釣。說不定那裏除了釣魚,還可以釣到一些別的更鮮美更珍貴的東西。”道人拍拍身上衣裳,拍掉灰塵與落葉渣子,見三花娘娘直盯著他,雖然依舊一臉嚴肅,可卻明顯在等著他說那個地方是哪裏,迫不及待想要快點過去了,他頓了一下,這才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我們要先去長京城外,送一位老朋友。”

“長京城外!”

“沒錯。”

“送哪個老朋友?”

“三花娘娘去了便知。”

“倏……”

三花娘娘頓時抽起釣竿,魚線帶著魚鉤與釣餌破開水面,穩穩落入她的手中,隨即站了起來,收好自己的釣竿。

這裏果然很不好釣魚。

本身就沒什麽魚瀑布還吵鬧,以她如此精湛的技巧,加之獨門咒語相助,釣了這麽久,也才釣上一條跟手指差不多大小的小魚罷了,她甚至都不願意將之揣走,只是拎著小魚的尾巴,高仰起腦袋,張開嘴,將之丟進嘴裏,吧唧兩聲,就算帶走了。

帶得十分穩妥。

“篷……”

仙鶴於山間展翅,仰頭高鳴。

……

一日之後。

長京城外俞家莊。

去年冬日,宰相俞堅白自作主張,知會禮部,罷黜神靈,隨後朝堂之上奏明天子,雖然得了天子的許可,然而沒過多久冬至之後,天帝便親自托夢責問人間帝王,帝王這才知曉,宰相乃是先斬後奏。

天帝與人間帝王關系奇妙復雜。

起初天帝乃是順應大晏開朝、依托人間王朝,又在開國皇帝的扶持下才坐上天帝之位,無論是民間傳聞還是道教經典中,統一記敘,大晏一朝皇室林氏乃是天帝後人,天帝古老強大,因前朝昏庸,這才下界化身太祖之父,相助太祖開了大晏一朝,好騙取天下人心。

事實上天帝只是大晏太祖的生父。

換個角度,大晏開朝之時,橫掃六合八荒,上一屆天宮也因此崩塌,剛上任的新天帝,其實是大晏太祖的附庸。

就如神道是人道附屬一樣。

然而天帝權力並不恒定人間帝王亦是如此,起起伏伏之間,易位也是常事。

如今的天帝已深入人心,年輕的大晏皇帝卻沒有祖先那般風采氣魄,天帝知曉皇帝如何,皇帝卻不知天帝也基本到了山窮水盡之時,天帝親自托夢問責自己,自然不安。

加之國師煽風點火,宰相俞堅白,既是文壇領袖,又是百官支柱,就此遭到罷免。

自然了,形式還是得走。

俞相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已然不能擔任宰相重任,連著三次請辭,前兩次皇帝都拒絕了,第三次這才勉強答應。

於是脫下官袍,還鄉種田去。

俞相本就出自世家大族,何況得了善終的宰相哪有幾個真正清苦的,俞家在長京城外自有自己的土地,這種級別的還鄉種田,大抵便是不再想理會朝堂中的紛爭與風雨,出城而去,管理自家田產罷了。

不過說種田也不是假話。

農耕文明對於種地自有一種向往,越是年長,這種向往越難抑制,老了還鄉,有田又有閑,不管有沒有財產,不掄幾下鋤頭是過不去的。

然而終究是老了。

大晏風雨飄搖,獨木難支,在朝堂中與妙華子相鬥,實在太虧心神,俞堅白也已是到了油盡燈枯之時。

今年春末,便已病倒於土中。

好在發現得早,被人擡了回來。

此後一病不起。

長京城中聽聞,無論文武,都來探望,甚至很多京城裏的文人清貴,甚至於還未取得功名的文人們聽說了,也全都一—上門前來探望。即使絕大多數都無法靠近也無法見到這位才名官風都很好的賢相,也留下了堆成山的禮物。

終於到了次日,俞相幾乎已是不行了。

禦醫親至,也連連搖頭。

“俞公身體早已虧空,除非能將曾經北欽山中那位蔡神醫請來,也許能妙手回春,逆天續命,否則的話,怕是只有神仙有辦法了。”

俞相閉目躺在床上,氣若遊絲。

身旁的子女與夫人則是心急如焚,卻還得壓低聲音:“蔡神醫?可知曉蔡神醫現在何處?”

“蔡神醫好些年沒有露過面了,幾年前長京就有傳聞,說蔡神醫著作醫道神書《蔡醫經》,損耗了所有元氣,惹天嫉妒,已然逝去了。”

“……”

夫人與子女頓時悲痛欲絕。

就在這時,躺在病床上的俞堅白睜開了眼睛,雙眼渾濁,看向身旁的人。

“醒了醒了!”

“父親醒了!”

“……”

俞堅白則是擡起手,對著屋外的人擺了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