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回逸都(第2/3頁)

“先生從哪裏來?”

“就是逸州人。”

“要往哪裏去呢?”

“往逸都去。”

“怎的在此睡著?”

“累著了。”

“現在還早呢,前方二十裏有車馬店,還走得到。”客商背著手抓著騾子韁繩,隨著走遠而回頭看他,腳步不停,只留下了善意,“近幾年來山中越來越不太平,莫要在山裏夜宿,否則怕是有妖鬼要找上門……”

說話太長,走得太快,到後面聲音越來越小。

道人已經沒有回復他們的機會了。

“小先生……

“妖鬼……”

宋遊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真有一種恍惚之感。

道人在這裏坐了不知有多久,不知又與多少張面孔交錯而過。

晚飯便是這碗野果。

直到夜幕緩降,山中沒有起篝火,不過卻起了滿地熒光,道人躺在樹下,沉沉睡去,只有往事清夢隨風來,沒有妖鬼來擾。

可惜……

……

次日下午,逸都城外,路旁小攤。

翠綠如玉的竹杖被道人斜靠在木桌上,陽光一照,晶瑩剔透,真像是寶玉雕的藝術品,只是相比起來,木桌黑得包了漿,對比真是明顯。

身著發白的舊道袍的道人坐在桌旁,對面坐的則是一名身著三色衣裳的女童,沒有韁繩的棗紅馬馱著行囊在旁邊等著,啃著路旁野草,兩人一人捧了一碗鮮肉餛飩,吃得吸溜嘩啦的。

薄薄的面皮,裏頭包的鮮肉餡,除了鹽和姜沒有多少別的東西,湯底則是豬骨頭熬的,加了一把蔥花。

無需多講究的手法,多高的廚藝,多復雜的調味料,豬骨湯熬出來本就鮮香,加上蔥花的香氣,這麽一碗餛飩,簡簡單單,可吃下去,卻是滿滿的清淡和鮮美,令人十分舒服。

道人吃完最後一口,看向對面童兒。

童兒也吃完最後一口,看向他。

道人微笑,童兒嚴肅。

道人端起碗來喝湯。

童兒見狀不甘落後,有樣學樣,也連忙捧起碗來,咕咚咕咚的喝著湯,一邊喝還一邊擡起眼簾,透過沿碗瞄著他。

“店家,結賬。”

“好嘞先生!”

一個駝背老者走了過來,笑嘻嘻說:“十二文一碗,兩碗收您二十四文錢。”

“十二文啊……”

道人一時不禁陷入回想。

“怎的了?”

“上次在另一個門口吃,好像是十文錢一碗啊。”

“咦?哪個城門?”

“南門。”

“斷不可能!”駝背老者說道,“小老兒雖然只是擺攤的,卻也不敢亂收錢,來往顧客都是常在城外行走的,每個城門賣餛飩的、湯餅的價錢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先生是什麽時候吃的?”

“十三年前。”

“十三年前?”

駝背老者仔細看了看他,見他年輕,頗有些驚異:“那會兒先生還是個小少年吧,記得還真清楚。”

“……”

道人笑而不語,只感慨不已。

“小老兒在這擺攤三十年了,十三年前倒確實是十文錢一碗,莫說十三年前,就是五年前也是十文錢一碗。”老者露出為難之色,“奈何這幾年世道有些不太平,前兩年逸州西邊的文漢王才反了,朝廷從幾個州調兵才把他給平了下去,城外山中還常有妖鬼出沒,小老兒出早攤好幾次都遇到妖怪來吃飯,有時收攤完了,回家走在路上,還有山鬼攔著讓我開攤,加上什麽都在漲價,生意實在難做啊。”

說著一頓,又露出笑意:

“不過先生是修道人,知曉清貧,小老兒也願意結個善緣,就收先生十文錢一碗好了,兩碗總共給二十文。”

“多謝。”

道人露出笑意,看向對面。

女童臉蛋白白凈凈,一臉嚴肅,立馬從懷裏掏出一把錢,數了一遍,把多的放回去,又數一遍,這才伸出小手遞給攤主。

總共二十四枚,一個不少。

攤主自然是笑呵呵接過。

“走吧。”

道人拿上竹杖,起身就走。

棗紅馬沉默的跟上去。

小女童也跟在後頭。

“三花娘娘記得嗎,十三年前,我們剛來到逸都的時候,就在城外吃了一碗餛飩。”道人邊走邊說,臉上帶笑。

“三花娘娘記得。三花娘娘吃的肉。”小女童也拄著小竹杖,邁步比他更快的步子,好跟上他,也露出回想之色,“就是這個地方嗎?”

“不是,是另一邊的城門外。”

“另一邊……”

“餛飩好吃嗎?”

“好吃的!”

“餛飩好吃還是肉餡好吃?”

“肉好吃!”

“這樣啊……”

走出不遠,便是城門口。

兩人一馬停下腳步,擡頭望去。

青磚砌成的城門,坑坑窪窪,滿是歷史的風霜,城邊站著軍校檢查進出,墻上還貼著有告示,與記憶中的另一個城門幾乎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