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貞潔(第2/3頁)

“你是本宮身邊的老人了,本宮與你們四個是有情分在的。”她按了按聽雨的手,並不多言語,只這一句話。

聽雨心下感動懼怕皆有,卻不敢再哭,怕再擾了元承晚休憩。

簾外朱輪轆轆,瓔珞金鈴聲入東風,車內一路安靜到了長公主府。

.

皇帝生辰宴上的風波無人知曉,只是上京城這兩日卻有兩樁事聞。

一樣是通議大夫家的幼子不知為何,竟自他最常騎的愛駒上墜了下來,當場便口吐鮮血,不多時人便沒了。

他素來是個紈絝,在上京也有欺男霸女的惡名,故眾人只是議論兩句便過,並無多少人關心。

第二樁事聽來倒是令人心碎——主要是叫上京少女心碎。

說的是裴時行裴大人在宮宴上醉酒,然後不慎落水。

人倒是被當場撈上來了,卻染了風寒,自當日便一病不起。

如今已有十日未參加朝會,想必這個月的俸祿也扣沒了。

上京少女倒是不關心裴大人的俸祿。

只在心裏不約而同犯起了嘀咕——裴大人正當年富力強之時,怎的身子骨竟如此嬌弱?

風寒而已,瀝瀝拉拉整十日還不好。

不禁叫人懷疑,他不過空有一張玉面,實則很有可能是個銀樣镴槍頭。

這上京城唯一可為裴大人證明他並非銀樣镴槍頭的長公主卻樂得作壁上觀。

皇兄這段時日事無巨細地照料著,從方方面面表示他的愧疚。

宮中禦醫隔日便來請一次脈,各色珍寶金玉不要錢似的賞,給她解悶兒的玩意兒也流水般送入長公主府。

她倒不在乎這些,只是做戲做全套,且還得受上兩日。

今日太醫署派來請脈的是辛盈袖。

她進門時恰好趕上宋定來稟今日事,腳步踟躕。

元承晚朝她招了手,她這才低著頭,目不斜視地進來。

“殿下,聽聞今日早朝時,陛下親自過問裴禦史病情,禦史台李中丞回稟,說裴禦史已告假十三日,如今還未銷假。”

“陛下聽聞此事,當場便動了怒。事後又借機訓斥了幾句。

“大意便是,為官之人最忌腦滿腸肥、臃腫膃肭。若只知沉溺安逸,耽於享樂,倒不如趁早辭官了事。”

“不止如此,陛下為提振百官精神,宣布將春夏季早朝提前一個時辰。”

元承晚忍不住笑了一聲。

皇兄昨日未遣人送什麽,她還當終於清凈下來,卻不料原來今日備給她解悶兒的玩意兒是裴時行。

父皇自他三十歲後便是一月一朝,後來更是怠惰,心照不宣將朝時挪了又挪。

到他退位時,朝時已從太.祖時的卯時正延到了辰時末。

皇兄勵精圖治,登基以來每日一朝,輪至年節方可休朝一日。

這群老臣在先帝時懈惰慣了,整日叫苦不叠。

皇兄有意將朝時提前,他們頻頻來遲,借口千萬。

這般境況也是待皇兄根基穩妥後,重重罰了幾個人才有所好轉的。

如今倒是時機恰好。

於公,皇帝趁著這一怒定下規矩,威懾十足。

於私,他親手挑了裴大人來殺,用這只雞儆了滿朝猴,也拉了裴時行同他一起承受臣子的怨氣。

可謂妙哉!

不過她該去宮裏遞個話了。

她當日既已說過忘卻此事,也當場懲罰了裴時行的粗魯,日後便不會再去找他麻煩。

宋定悄然行禮告退。

元承晚心情正好,回過神見眼前這位目不斜視,一動不敢動的小醫正,不禁啞然失笑。

“辛醫正這是在害怕麽?”她看著辛盈袖密匝匝的睫毛不安地眨個不停,故意逗道。

“多謝長公主關心,臣並未害怕。”辛盈袖也有些不好意思,卻因長公主之問又繃聲道。

辛盈袖兒時爬在樹上看過許多台戲。

但凡戲裏唱白臉的要密謀陰私時,總會被倒黴蛋撞破,然後那倒黴蛋下一刻便成為白臉的刀下亡魂。

成了襯托白臉殘忍陰險的死鬼倒黴蛋。

她與長公主私交甚好,也知真正的高門定不會有那般沒眼色的奴仆。

只是兒時印象太過深刻,致使她日後哪怕考入太醫署,也時時出入宮廷高門,可一旦撞見主家稟事,還是會下意識顯出些緊張。

元承晚哪能不知她心中所想。

她這下倒真是覺得這小醫正可愛得很。

上京城中人人心機圓滑,臉上的面具怕是早已融入血肉,偏偏這些人裏混進來一個滿腦奇思妙想,一眼就能看透的小醫正。

長公主忽然起了好奇心:“袖袖,你當年為何願意嫁給崔大人?”

辛盈袖的夫君正是與裴時行同年登科,又與之齊名的大理寺少卿崔恪。

若說裴時行如高嶺之上難以攀折的花,那崔恪就完完全全是一塊堅冰。

裴時行至少還像個人,可元承晚認識崔恪十幾年,從未見他有過什麽笑模樣,也感知不到他的情緒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