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1.14日更新(第2/3頁)

想了想,她把夾的那塊蟹肉放在自己的碟子裏,用筷子往旁邊推了推,沒再動。

裴行初把冊子遞還給林芝華時看到了江晚的動作。

他目光在她盤子裏沒動的菜上停了停。

......

晚飯結束,裴行初去樓上書房辦公,快九點的時候下來,去了趟廚房。

廚房冰箱旁還放了個半人高的矮腳冰箱。

用來放各種低溫保存的藥。

裴行初在那個矮子冰箱前蹲下,拉開門,往裏看了一眼。

最下一層是空著的。

他目光在空著那層頓了頓,合上門起身,從另一個冰箱裏掂了瓶礦泉水出來。

“行初,”劉媽端了個鐵盆從門外走進來,“是要拿什麽嗎?”

鐵盆裏放了醬料和嫩白的筍。

要過冬了,她想腌一些筍絲。

裴行初看了眼盤子裏的筍,突然問了句:“家裏還有杏仁嗎?”

“有,”劉媽點頭,隨後摘掉手套笑了下,“想喝杏仁姜茶?”

劉媽不是淮洲本地人,家鄉帶過來的杏仁有種獨特的香味。

杏仁加姜,煮開再放少量冰糖,淮洲本地的甜湯。

淮洲的孩子從小喝到大,大多都喜歡這個,裴行初也不例外。

這些年劉媽不知道煮了多少回。

她從櫥櫃裏拿出煮鍋:“還是多加糖,最後放點桂花蜜?”

裴行初點頭:“麻煩劉媽了。”

劉媽笑:“跟我客氣什麽。”

......

晚飯後江晚回了自己的房間。

她本科在倫敦讀的藝術設計,臥室裏有摳叩君羊把留意齊齊散散靈思追更最新完結文一間自己的小畫室,再過幾個月她可能要再出國修個學位,最近在準備比賽。

拿出先前第一版的初稿,修了點細節,想拍個照片問問上大學時的同學兼閨蜜宋芙時,外間門被敲響了。

江晚從畫室出來,去開門。

劉媽手上是冒著煙的甜湯:“來給你送姜茶。”

裴行初要喝,總不可能只熬一碗,劉媽煮了一小煮鍋,分開盛進碗裏,端了送上來。

剛煮出來的姜茶冒著熱氣,很淡的黃色,放了桂花蜜。

江晚搓了搓手,欣喜地接過來。

她痛經嚴重,姨媽來前的兩三天就會腹痛。

剛吃完飯,她去廚房看過,冰箱裏調養痛經的中藥已經沒有了。

上次喝完忘了取。

看來這兩天要再去找一趟醫院,拿點藥回來。

江晚臉皮薄,痛經這種事不好跟家裏誰說,拿藥也都是自己去。

劉媽把碗遞到她手裏,收了托盤:“要喝再喊我,樓下還有。”

江晚乖巧笑道,說了句“謝謝劉媽”。

江晚這句“謝謝”含了十足的誠意。

在裴家住了二十幾年,劉媽是除林芝華夫妻倆,對她第二好的人。

小時候喂她藥時特地準備的麥芽糖,半夜起來給她做的宵夜,以及現在的姜茶。

江晚垂眸看了看手裏熱騰騰的碗,笑了。

是真的感謝。

門關上,江晚端了碗往回走,畫稿的思路被打斷,她突然沒了想法。

索性走回床邊坐下,專心致志喝碗裏的姜茶。

她單手托著碗,右手習慣性地去劃手機。

點進朋友圈隨便劃拉了兩下,退出,再點進。

這樣重復了兩次,仿佛在猶豫什麽。

最後一次從朋友圈裏退出時,拇指輕擡,終於是壓在消息列表的界面,往下滑。

她動作嫻熟,沒有任何停頓的,直接滑到底。

最底端有一個消息框,頭像是空白。

信息框也是空白。

備注的名字只有單單一個字,是“裴”。

是裴行初的微信。

沒有人的時候,她不太喜歡叫他哥哥,這會提醒她他們之間的關系。

但她也不喜歡直呼他的名字,因為這也在提醒她——他們好像也沒什麽關系。

既不是純粹的兄妹,也不可能掙脫桎梏,成為不畏流言的戀人。

所以想來想去,她只備注了單獨一個“裴”字。

這輩子,大家應該都會是一家人。

裴行初的微信頭像,一直是張白色,沒有任何字和圖案的畫面。

江晚盯著那個頭像看了會兒,手指放下來,沒有戳進去。

因為她不間斷地走神,左手端著的碗已經沒了熱氣。

江晚看了眼,索性把碗放在了桌子上,隨後往後躺倒,抱著枕頭壓在小腹,望著天花板輕輕吐了口氣。

好早之前就有這個習慣了。

那時候她和裴行初還有聯系,有時發了消息,對話框會被頂在最上面,她便挑一些壓在下面的對話框,發去一些話,跟對方閑聊,把和他的這個框壓下來。

實在沒辦法找話題發新消息的,她就直接把那些對話框刪掉,保證和裴行初的消息框會在最底端——一個她能輕易找到,卻很難被其他人發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