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5頁)

“你?”江玉珣被他的話嚇了一跳。

他忍不住回頭看向應長川,想要確認對方是不是在和他開玩笑。

這一切竟然是應長川親自做的?

他究竟哪來那麽多時間!

只一眼天子便看出了江玉珣在想什麽。

他揉了揉江玉珣紅得將要滴血的耳垂:“自服麟軍駐地回仙遊宮的路上,順道來此整理。”

原來如此……

折柔雖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軍隊不再似從前那般重要。

未來包括服麟軍在內的軍隊,不但將會從抵禦外敵轉為穩定境內秩序,繼續依靠自己的力量維護大周的統治。

甚至還肩負著保護商隊與使臣安全的重任。

回到昭都以後,應長川仍會隔三差五去服麟軍駐地一趟。

江玉珣知道他除了處理屯田相關事宜外,還在重整軍務。

……但是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應長川竟然還能抽空來燕銜島一趟。

原本只擺了金銀器皿的房間裏,多了許多具有生活氣息的家具擺設。

甚至於原本空置著的書櫃內,也多了不少江玉珣也沒有見過的書籍。

燕銜島上小築的變化說大也不大。

但處處都能看出應長川的用心。

身處其中的江玉珣忍不住放緩呼吸,小心朝四周張望。

見狀,應長川終於放過了江玉珣的耳垂:“愛卿去看看可還喜歡這裏。”

“好。”

江玉珣的鞋襪都落在了船上。

他索性直接赤著腳上前去翻閱起了書櫃裏的本冊。

這書明顯是新裝訂好不久的,不但紙張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沒有一丁點泛黃與汙痕。

甚至就連翻折過的痕跡都沒有。

江玉珣起先只是隨手一翻,可看著看著他卻忽然意識到了不對勁……

大周市面上流傳的書籍,基本是經史一類,部分貴族家中還存有樂譜、詩歌。

最近幾年又多了許多數術、農業、工巧類的書籍。

總之都是以實用類為主。

可是江玉珣方才隨手翻開的這本書,卻與他印象中的所有書籍都不一樣。

這本書中記錄的竟然是一則民間寓言!

“……這是話本?”江玉珣翻書的動作不由變慢,說話間他忍不住擡眸看向應長川,“是陛下命人整理的嗎?”

江玉珣實在太過好奇這個問題,以至於語速都快了幾分。

小築臨水而建,說話間方才站在江玉珣背後的應長川已經坐在了水邊的席上品起了茶來。

江玉珣問完便小心翼翼地抱著那堆書坐了過來。

擔心溪水打濕書冊,他又將那些書放遠了一點。

應長川隨手給江玉珣斟了一杯茶:“對,愛卿此前不是說,希望能夠將民間的故事整理出來嗎?故而孤便想將它當做禮物送給愛卿。”

說著他又回頭看了那一堆書,同時輕描淡寫道:“聆天台的歷史和傳說也在其中。”

應長川不但沒有像歷史上那樣一把火燒了聆天台,甚至還將與它有關的傳聞和歷史保留了下來!

眼前這一切都出乎了江玉珣的意料。

……自從江玉珣當年搬到流雲殿側殿後,與他只有一墻之隔的應長川便迷上了半夜找他聊天。

假如江玉珣沒有記錯的話,這番話只是自己去年的隨口一提。

他既沒有想到應長川竟然將此事記到了心上,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真的能親眼看到這些來自大周民間的故事。

江玉珣身上那件淺藍色夏衫的衣擺早就被湖水打濕。

和面對溪水正坐在席上的應長川不同,坐沒坐相的江玉珣索性自然垂下雙腿,一邊說話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撩起了腳下的溪水。

他喝了一口茶,忽然擡起眼眸深深地看向應長川,並無比真誠地說了一句:“謝謝。”

“與我說什麽‘謝謝’?”應長川笑了一下。

此時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刻。

燦爛的晚霞似紅綢染紅了溪水,照得人眯起了眼睛。

身處於高位身上自帶強大氣場的應長川,此刻顯得格外慵懶輕松。

江玉珣搖了搖頭,他格外認真地說:“大周不只屬於王侯將相,更屬於天下百姓。後人也不該只知道高官顯貴的一日三餐,不識民間百姓的苦辣酸甜……這些書冊於現在的人而言或許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對後人而言卻格外重要。”

對正處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書裏記載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民間軼聞。

但是後人卻能通過只言片語中發現這個時代的隱藏脈搏。

——風俗、習氣、語言文字的變化,甚至於這個是在獨特的地理和氣候,都化作待開的彩蛋藏在一則則故事中,等待著未來的人去發現。

江玉珣的話沒有什麽不對的。

但說出口後,他忽然覺察出了幾分不對味來。

應長川想聽的應該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