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5頁)

“我身邊有不少同時精通兩種語言之人,過上幾日便可向他們問問,看他們有沒有興趣與我一道做這些事……至於地方的話,我看這座大宅便不錯。”

說著說著,連儀公主便擡眸朝四處張望起來。

如今的宓家祖宅早沒幾個人居住。

與其讓它一直空置,還不如想辦法利用起來讓它多幾分生氣。

江玉珣隨即點頭:“公主所言極是。”

流著宓家血液的人似乎天生酒量不錯。

說話間連儀又喝了一杯酒,她忍不住暢想起來:

“不瞞江大人和陛下說,我外出這麽多年早習慣了時不時便騎馬在草原上奔走的日子。相比起留在昭都編纂這些書籍,如今我更想趁著自己還能走動的時候,再騎馬重新與折柔和西域行走行走。”

一直沒有說話的應長川在此時笑著開口道:“若公主有此意,孤可派人與殿下一道前往。”

連儀公主笑了一下,隨即起身向應長川行了一禮:“那我就先謝過陛下了。”

月光透過槐樹的間隙落在了湖面上。

夜風吹得樹葉發出沙沙響動。

雖然沒有宮宴的絲竹管弦,但這場只有三人參加的家宴,氣氛卻半點也不冷。

一來一去竟然聊了整整一個多時辰。

此時時間已經不早。

天子沒有直接回仙遊宮,而是選擇在這裏暫住一晚。

就在江玉珣打算跟在應長川的背後回到院中時。

連儀公主忽然借“有事要談”為由將他叫到了一邊。

刷了清漆的廊柱好巧不巧地擋住了應長川的視線。

“公主殿下可還有事?”站在柱子後的江玉珣一邊說,一邊好奇地看向對方。

……奇怪,到底有什麽事非得避著應長川說?

在北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連儀公主頗為不拘小節,然而此時她的臉上竟罕見地出現了幾分名為“尷尬”的神情。

頓了幾秒方才鄭重看向江玉珣:“陛下雖是天子,但是如今你們除了君臣之外還有別的關系。假若……陛下有事做得過分,江大人也千萬不要一直慣著陛下。”

“嗯?”

應長川怎麽過分了?

見他疑惑眨眼,連儀公主又壓低了聲音語重心長地說:“我在昭都雖沒什麽說得上話的地方,但怎麽說也算陛下的姨母。若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江大人實在為難的話,也可告訴我由我來向陛下轉達。”

江玉珣下意識想到了應長川方才在房間裏撓自己的事,並跟著心虛了一下。

可接著他便反應過來:那座小院裏只有自己和應長川兩個人,連儀公主怎麽不可能知道方才發生了什麽。

說話間已經走到樹下的應長川忽然停下腳步,並轉身向此處看來。

自知不該將江玉珣留太久的連儀公主先笑著向他說了一句:“江大人先走吧,陛下還在等你。”

接著便借著月光輕咳了兩聲,伸手在自己的腕上點了一下。

話音落下的同時,她便轉身離開了此處。

……奇怪。

連儀公主今晚這是怎麽了?

月光照亮了天地,江玉珣清楚地看到連儀公主的手上什麽也沒有。

喝得有些多的他一邊目送對方離開,一邊忍不住垂眸看向自己的手腕。

下一刻,江玉珣突然反應了過來——應長川留下的忍冬紋還清清楚楚地留在自己的手上!

連儀公主看到了自己手上的東西!

她雖有二十多年沒有回到昭都,並不了解現在的應長川。

但卻比任何人都清楚應長川小時候的“愛好”。

聯想起應長川上次的話,江玉珣隨即意識到——連儀公主方才絕對是誤會了什麽!

江玉珣尷尬地攥緊了手心。

站在不遠處樹下的應長川卻笑著朝他點起了頭來。

……他簡直是在用實際行動生動演繹,什麽是“不在意世人的看法與猜測”。

-

江玉珣和應長川回到仙遊宮後不久,眾人合力編寫出的“試卷”便最終定稿並用蠟封存在了宮內。

這畢竟是第一次科考,朝廷在距離考試還有三個月整的時候,就通過遍布大周全境的學堂,告知了部分科目的“考試範圍”。

例如“時事”與“地理”這幾科。

——雖說只有少數人報考了今年的科考。

但是舉國上下仍對此投入了百分之百的關注。

凡是識字的人,都跟著湊起了熱鬧。

一時間,大周的街頭巷尾盡是討論這些年大事要聞與境內風土人情之人。

那些離他們十萬八千裏的“廟堂之事”,與或許一輩子也不會涉足的郡縣突然近在眼前。

百姓從未像現在這般清楚自己“周人”的身份。

處暑過後,昭都的天氣一點點轉涼。

在考卷定下來後不久,空置了三四年時間的羽陽宮也終於動工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