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5頁)

“公子回來了!”正在擔酒的人也停下腳步與他打起了招呼。

“公子這麽忙,不再休息一會嗎?”

“不急,”江玉珣朝他笑道,“我先來看看酒坊和酵池內溫度如何。”說著他便走到了坊內。

傭客當即笑了起來:“公子放心便是,外面的燒火的人一刻都沒停下來過!”

“發酵”是釀酒的關鍵步驟,要想發酵質量好就得為酵池保溫。

當初建造這座酒坊的時候,工匠便提前設好了火墻,酵池也被緊緊地裹在了木材與多種填充物之間,以保證其溫度保持在二十五六度。

酒坊內的傭客們都穿著單薄的夏衫,有的人額上還覆著一層汗珠。

夏收之後麥地裏的秸稈全被留了下來,等的便是這一刻。

“是啊,”隨江玉珣一道來酒坊的家吏笑道,“江大人您看,那盆蘭花長得正好呢!”

古代雖沒有溫度計,但這完全難不倒工匠。

他們早在勞作中發現蘭花最佳生長溫度就在二十五到二十八度之間,正好與酒的發酵溫度差不多。

江玉珣順著家吏所指的方向看去——一盆小小的蘭花正綻放於酵池旁,它看上去非常精神,絲毫不知此時昭都已被風雪所籠罩。

“那便好,”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氣,“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

如今“烈酒”已經徹底流行於大周全境之內。

賣酒的生意越做越大,酒坊供酒更不能斷。

“瞧您這話說得!”擔著扁擔從他身邊走過的傭客當即笑道,“這幾日正是賺錢的時候呢。”

語畢,眾人便跟著他一道笑了起來。

家吏也在這時給江玉珣端來一杯熱酒:“公子,您先喝一口暖暖身。”

“好,謝謝。”江玉珣笑著點頭,將酒杯接了過來。

如今的江玉珣早靠賣酒狠狠地賺了一筆,並將這筆錢投回了田莊。

莊內的傭客們除了一月數百錢的“底薪”外,還有不少的“補貼”與“獎金”。

今日下大雪,傭客們一人便可多領三十個嘉鑄錢。

江玉珣喝了一口熱酒,忍不住向扁擔裏看去:“這裏面裝的是什麽?”

“哦,這是釀造完酒後剩下的酒糟,”傭客用木瓢舀起桶內的東西,一邊向江玉珣展示一邊解釋道,“這些東西正好可以用作飼料,可比豬草之類的東西容易長肉多了!”

見他要去喂豬,江玉珣也跟著想起了一件事:“最近這幾天雪下得這麽大,田莊內的家禽家畜可有凍死的?”

江家田莊早已修葺一新,莊內處處透著金錢的氣息。

但江玉珣再怎麽出手闊綽,都不可能做出為豬圈、雞舍修建火墻的事來。

傭客表情立刻嚴肅起來:“……今年的天氣真是邪門了。不過公子您就放心吧!入冬以前就已經整修了圈舍,到處都懸上了厚簾。除此之外角角落落還有炭盆增溫……哦,對了,地上也提前鋪了幹草保溫,目前還沒什麽牲畜出毛病。”

江玉珣點了點頭,放下了手中的杯盞:“那就好——”

然而還不等他將話說完,田莊內的家吏柳潤突然從酒坊內沖了進來。

他左右看了兩眼,氣喘籲籲地站在江玉珣身邊壓低了聲音說,“公子,朝廷的人來了!”

雖然沒有聽到他在說什麽,但見到柳潤這驚慌的樣子,坊內的傭客也紛紛安靜下來,並向江玉珣行禮退到了一邊去。

“朝廷?”江玉珣的臉色驟然一變,他立刻起身與柳潤一道向門口走去,“可有說是何事?”

說話間他已經披上狐裘,與柳潤一道走出了酒坊。

剛一出門,習慣了酒坊溫度的江玉珣便忍不住輕顫了一下。

雖一直有在清掃,但是田莊內的積雪已在不知不覺中沒過了膝蓋。

……江玉珣前後兩世都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雪。

他不由擡頭朝天上望去。

鵝毛般的大雪布滿了整片天空,明明是正午江玉珣卻找不到太陽的蹤影。

往常休沐時遇到急事,應長川都會命玄印監飛鴿傳信。

但今天雪實在太大,別說鴿子了天地間的活物好像只剩下了人這一種。

柳潤帶著江玉珣走向堂屋,並有些不確定地說:“似乎是桃延郡的事?”

聽到“桃延郡”這三個字,江玉珣的心當即狠狠地墜了一下。

他有些艱難地點頭:“……好,我知道了。”

大周各郡郡守每隔半月都要向朝廷發一封奏報。

大約十日前,時桃延任郡守童海霖在奏報中寫道——往年從不下雪的桃延郡忽然降起了雪來。

這雪並不大,只下了一晚便停了下來。

但當地百姓仍感到驚奇並紛紛出門賞雪。

彼時昭都已經開始暴雪,江玉珣下意識覺得有些不妙,便將這份奏報單獨拿到了應長川的面前,天子當即派人南下細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