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5頁)

不想再為難對方的江玉珣朝著巧羅國使臣笑了一下,緩緩起身道:“時間不早,大人也該回去休息了。”

使臣睜大眼睛,無比忐忑地向江玉珣點頭。

兩人並肩向帳外走去,女官擡手拉開帳簾。

將要出門的那一刻,江玉珣終於停下腳步,他笑著朝巧羅國使臣說:“巧羅既如此有誠意,那我大周自然不會辜負。”

今日天空萬裏無雲,整座王庭都曝於烈日之下。

說著,他眯了眯眼睛向半天看去:“時間不早,還請大人快些準備麥種,不要驚動折柔更別誤了我們的行程。”

春風吹起碧色的衣擺,更顯得江玉珣身姿挺拔。

那使臣竟在瞬間生出錯覺——眼前人身上的光亮,似有一刹那壓過了這烈烈白日。

“是,大人——”

巧羅國使臣當即後退一步,無比恭敬地朝江玉珣行了一禮。

他並不像從前那般把手放在胸前,而是如周人一般舉手加額,似已有臣服之意。

下午,去往伊延草原打獵的折柔王終於回到了王庭。

或許是知道了自家臣子在周人面前丟人的事,他終於忍不住把江玉珣一行人叫到了王庭外,看樣子是想借“賽馬”來找回場子。

還是個半大小孩的折柔王帶人騎馬走在最前。

使臣與隨行的大周士兵,則跟在他們背後向王庭以西的沙地而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頗為壯觀。

此時大概下午三四點的樣子,正是一天內最熱的時候。

烈日當空照下,曬得人頭皮刺痛。

“江大人,喝水嗎?”士兵把水壺遞來。

江玉珣輕聲道謝,一口氣便將壺裏的水喝了個幹凈。

咽喉間的幹澀,終於得到了緩解。

見折柔人還在向沙地中走,與江玉珣並肩而行的湯一蒙不由皺眉看了江玉珣一眼。

——這群折柔人到底想做什麽啊!

不知何時,折柔王庭已經消失於地平線那一頭。

擔心再向前走會出意外,江玉珣終於忍不住上前問道:“不知折柔王究竟想帶我們去哪裏?”

譯官剛將這句話譯出,走在前面的折柔王就拽緊了馬韁。

見狀,那個會講大周話的折柔官員當即道:“全都停下來吧!”

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轉身向江玉珣笑道:“江大人,看到前面那片湖了嗎?讓你們的士兵和我折柔戰士一道賽馬,誰先騎馬到湖邊取到信物再折返便是誰勝。”

說著便用手中馬鞭指了指前方。

最前方的折柔王也在這時笑著朝背後的人看來。

聖湖?

……我怎麽沒聽過相關傳聞?

江玉珣與其他周人一道朝著那人所指的方向看去。

此刻他們正位於戈壁沙地的正中央,四周除了黃沙便是嶙峋的碎石。

這裏的一草一木均寫著“幹旱”二字。

唯獨地平線上有片湖泊正在烈日下泛著粼粼波光。

看到那片湖後,隨行大周士兵立刻整裝,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與折柔人一較高下。

除此之外,隨行幾名精通騎術的使臣也躍躍欲試。

折柔官員放下馬鞭,仰頭喝了一口水不屑道:“現在認輸還來得及。”

“為何要認輸?”湯一蒙道,“大人未免過分自信。”

士兵也紛紛激動了起來。

“就是!比就比——”

“何時開始?”

折柔官員放下水壺,把前路上了開來:“哦?既然不怕,那不如現在——”

“等等!”他話還沒說完,便被江玉珣打斷。

身騎白馬的江玉珣擡眸向前方看去。

停頓幾息後,他忽然蹙眉笑了起來:“湖?敢問大人那‘湖’叫什麽名字,占地幾何?距我們所在之處又有多遠?”

周遭突然靜了下來。

折柔官員愣了一下:“呃……叫,叫……”

江玉珣拽了拽馬韁,冷笑著向他看去:“你也不知道。對嗎?”

說話間,忽有一只老鷹鳴叫著從眾人頭頂飛過。

江玉珣的聲音並不大,卻滿是迫人之意。

見那折柔官員真的答不上來,大周的使臣與士兵們不由竊竊私語:

“這是怎麽回事……”

“折柔人怎能不知他們聖湖的名字?”

江玉珣回頭看了隨行的譯官一眼,接著壓低了聲音道:“恕我直言,前方壓根沒有什麽湖泊。遠處的水面不過是蜃景罷了!”

這番話在同一時間被譯官翻成折柔的語言,高聲說了出去。

兩道聲音伴著頭頂的鷹啼,一遍一遍地在沙地上回蕩。

在場眾人均目瞪口呆定在了原地。

江玉珣雖然在笑,心中卻是無比的憤怒。

“海市蜃樓”這一自然現象分為“上現蜃景”“下現蜃景”還有“復雜蜃景”這三類。*

眼前地“湖泊”便是最最常見的下現蜃景之一。

天氣晴好時,沙漠與柏油馬路上幾乎隨處可見。